山东垦利将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亲民工程”落实到位

2023-12-29 14:55:24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 王翠萍 -标准+

山东垦利结合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重点工作,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实施道路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同时多措并举,配套相关政策,打造“四好农村公路”建设交通强国齐鲁样板,为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坚实交通保障,为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奠定基础。

ceb2bf4accb499c182c0e7aec68d6b5.jpg

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协调配合。垦利区政府贯彻“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基本方针,明确全区各行业部门责任,建立考核监督机制,统筹做好重大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和进度安排,加强发改、财政、自然资源与规划、公安、交通、商贸等部门的合作和沟通配合。结合部门职能落实好规划中的相关任务,把规划与关键计划、行动计划及年度计划结合起来,使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得到贯彻落实。建立健全与周边县区间的协商合作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区域公路交通合作中的重大事项。打破地域壁垒,扩大各类公路交通资源开放共享,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一体化服务水平。今年,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40公里,完成村道安防工程30公里,危桥改造1座,总投资4.11亿元。

拓宽融资渠道,保证资金供给。主动靠拢国家、省、市优待政策,最大程度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优化政府投资安排方式,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形成稳定的交通建设资金来源渠道。贯彻落实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形成“多元投融资”体制机制,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激发民间投资潜力,探索引导保险公司等商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条件下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或公共服务项目运营,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为补足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缺口,区交通运输局积极争取申报以工代赈、省旅游路、四好农村路项目等政策性资金扶持,探索多渠道融资路径,破解资金制约,保障建设项目按时落地。近三年来,完成总投资2.72亿元的58个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累计里程达136.79公里。推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通户道路硬化实施率达到100%。

树立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环境。垦利区坚持深化落实“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审批手续,形成有利于项目建设、有利于投资招商的好环境。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关系,使行业管理与市场各就其位、各得其所,实现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分的发展。主动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补齐监管和服务的短板,加快形成系统完备、运行高效的行业管理体系,增强公路发展的内生动力。开发“智慧路长制”信息平台及移动APP终端,2116.07公里区、乡、村三级道路全域实现信息化管理。并将路面执法和非现场执法有机结合,建立信息化执法与智慧交通平台的连接互通,新增设东八路、建林村等11处非现场执法点,有效保护路产路权。目前,利用“路长APP”累计巡查路线1.1万余人次,上传坑槽、示警桩损坏等各类事件170余条;配合行政审批局和市局办理涉路工程行政许可4起,完成省厅交办的大件超限运输现场核查任务8件,处理路产损坏赔偿案件7宗,查出超限超载215辆、罚款45.2万元。

加强监督管理,完善规划考核。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交通运输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和协调指导,做好各项工作和政策措施落实的督促检查。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及时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重大问题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报告。牵头制定并完善了推动规划实施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和奖惩办法,提高了各部门落实规划的积极性,同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规划实施和监督。同时,结合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重点工作,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实施道路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并积极探索新时代农村公路“发展融合化、管护责任化、决策精准化、覆盖全面化、服务普及化”发展模式,打造“四好农村公路”建设交通强国齐鲁样板,为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坚实交通保障。

编辑: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