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金旅客车发往牙买加

聚势蓄能 逐浪“出海”

2024-08-02 15:24:38 来源: 作者:田琼芳 -标准+

夏日炎炎,上海海通国际汽车新码头上,100多辆金旅新能源客车整装待发,即将运往北美洲国家——牙买加的首都金斯敦。今年,已有多批金旅客车开启美洲之旅。近年来,金旅客车以科技创新驱动,搭乘共建“一带一路”发展快车,全面深耕国际化发展战略,于危机中拓展生机,在海外市场不断大显身手。

今年已获数百辆海外订单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279.3万辆,同比增长30.5%,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良好增势。金旅客车也已感受到市场水温,继2023年出口量同比增长31%、市场份额占据行业前列之后,今年以来又连续在越南、沙特等市场收获数百辆订单,出口业务持续拓展。

金旅客车海外销售公司总经理安敏分析,这主要得益于几项因素:一是企业国际化布局较早,而且不断深耕本土化发展,近年来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加快从单纯的整车贸易出口模式,向KD(散件组装)等合作模式转型。另一方面,整个中国新能源客车产业供应链核心优势突出,在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外用户对中国汽车品牌的认知和接受度不断提升,为企业带来海外市场机遇。

自2003年率先布局海外销售渠道以来,金旅客车海外业务日趋成熟,“一个关键工作就是推进KD模式。必须加快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在当地建立工厂。”安敏介绍,通过这几年的沉淀,金旅KD工厂内部体系已经非常成熟,包括产品选型、路谱采集、团队组建等,流程更加完善。不仅如此,金旅客车还专门成立KD部门,由整个公司给予大力协调与支持。

降本增效 制造添“智”

面对未来,新能源汽车依然是中国客车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赛道,“超车”的底气源于创新。

谈到客车行业未来发展,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生产制造模式在发生变化,面对复杂多样的客车需求,加速平台化、模块化是重要趋势。此外在产品、价格、价值方面的“卷”会是未来几年客车市场的常态,需要通过降本增效、智能制造等方式提高企业效率,构筑企业“护城河”。

由此来看,金旅客车正聚势蓄能,加速蜕变。面对智能制造趋势,金旅客车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正打造龙海新基地,将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实现制造过程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据了解,龙海基地一期工程占地面积2100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拥有激光焊接、阴极电泳、机器人喷涂、空中自动物流输送系统等先进的客车生产工艺,可年产大中型客车2万辆。

稳定、高效的供应链构成了“出海”的坚实底气。“通过技术输出、产品输出,金旅客车与海外市场的契合度更加深入,有效解决了一些贸易壁垒,而且海外整体服务能力也得到提升。”安敏说,目前中国客车企业中,金旅在海外拥有的KD工厂数量最多,影响力辐射东南亚、非洲等区域。

编辑:郑敏慧

审核:闫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