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市蓟州区渔阳镇“石头村”——西井峪短暂休息后,记者一行人驾车继续出发,经过喜邦路、津围北二线,沿途打卡三家店、三道岭等特色观景台,最后到达郭家沟景区,享受初秋美景的同时,也切实感受到了天津交旅融合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记者从天津市交通运输委获悉,这条路线正是天津最新发布的最美自驾精品路线——“寻找‘最美印蓟’自驾之旅”,也是其首条以公路景观为主题的旅游推介路线。近日,交通运输部启动“行在乡村 游在路上”最美精品自驾路线宣传展示活动,初步筛选出20条入围路线,“寻找‘最美印蓟’自驾之旅”路线成功入围。
串珠成串 带来全新出游体验
“寻找‘最美印蓟’之旅”最美自驾精品路线,犹如一条秀美丝带,将百年村落、千年古城与亿年山水间串联,绘就了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新脉络。
“该路线位于蓟州区北部,全程38公里,由蓟州环线、津围北二线、喜邦线、西井峪路等6条国、省、县、乡、村级公路连贯而成,途经天津最美天路津围北二线、斑斓彩虹毛家峪隧道、石头村落西井峪、跨峡谷三道岭大桥以及三家店、三道岭等特色观景平台、机车主题驿站等。”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副主任刘道刚介绍,“寻找‘最美印蓟’之旅”全面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公路特别是“农村公路+”的建设发展成就,生动诠释了交通发展对当地产业的带动作用,以及为居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记者一路观察发现,这条路线坡度平缓,路况良好,沿线景观资源丰富,途间有府君山公园、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国家级景区,有西井峪、毛家峪、郭家沟等旅游度假区。其中,津围北二线也称233公路,将蓟州北部山区10余个景区和20余个旅游村串珠成串,并在三家店服务区打造了观景台、网红咖啡店等,旅客在这里可一边喝咖啡、一边眺望翠屏湖美景,十分惬意。“津围北二线路况很好,沿途景色也很美!我和朋友经常跑这条线路,每次都在机车驿站休息,这里不仅提供机车应急维修和保养服务,而且整体氛围很好,喝杯咖啡、看看风景,特别放松。”在津围北二线三道岭服务区对侧的机车驿站内,一位摩托车骑行者感慨道。
驾车继续向深处探访,沿公路支线而行,凝聚中国民族精神力量的黄崖关长城,《黑神话:悟空》取景地、我国仅存的三座辽代寺院之一独乐寺,京东第一山——蓟州盘山,中上元古地层洞穴蓟州溶洞,与嵩山少林寺一脉相传的北少林寺等,更让自驾之旅充满无限惊喜。
交产融合 更好服务经济发展
一路走来,自然文化风景美不胜收,网红咖啡店、机车驿站惊喜不断,西井峪、郭家沟等乡村发展成绩亮眼,交旅融合、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生动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近年来,众多特色产业因路而起、因路而兴,广大农村因路而富、因路而美,许多曾经被遗忘的角落连入织密的交通网络中,城市和乡村、产业与发展因路的链接而互促融合。在天津,蓟州区正是因路而兴、因路而富的代表,在多方大力支持、共同努力下,经过多年发展,已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并且该区渔阳镇西井峪还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蓟州是天津市唯一的山区县,以前交通很不方便,无法满足乡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此,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和蓟州区交通局联合投资800万元,分三年重点对西井峪路进行了修缮、改造提升,拓宽道路、把公交车开进村,彻底改变了这里居民的出行环境。”刘道刚介绍,随着交通改善提升,人们出行方便了,客流增加,西井峪村的民宿、农家院生意好起来了。据悉,2023年,全村旅游年收入约3000万元,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今年1月至5月,西井峪接待住宿总人数3万人,总收入1000余万元。
如今,西井峪路深度融合了“农村公路+旅游”“农村公路+文化”“农村公路+产业”等功能,已成为天津农村公路发展的典型代表,也是当地探索实施“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的缩影。“从公路规划、建设到运营、管理,我们牢牢抓住产业牵引这个牛鼻子,以实现路、产、文旅的有机融合。”刘道刚介绍,未来,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将继续按照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方向,把每一条路和它所经过区域的产业特点、产业禀赋,包括文化、旅游、特色产品等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实现交产、交旅共同发展,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编辑:郑敏慧
审核:闫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