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10时,泸州市榕山长江大桥通车慰问活动在项目现场举行,9月27日凌晨,大桥正式开放交通。
架桥梁、筑通途
榕山长江大桥是国家《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重要节点工程,也是长江干线主航道四川段的45座过江通道之一。项目位于四川泸州市合江县白米镇与临港街道之间,为高低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1号主塔高162米,2号主塔高204米,总长1513米,桥宽24.5米,主桥长1055米,临港岸后期连接国道353线,白米岸通过省道553、省道438与G93成渝环线白米互通连接。
项目于2021年1月29日开工建设,建设过程中遇到全国首例建设难题,桥梁2号墩基础属于深水河道裸露基岩类喀斯特地貌,该条件下埋置式承台施工国内没有经验可供借鉴。经反复论证研究,最终确定了“旋挖套管钻引孔+填砂+振动插打钢板桩”组合方案,开挖时根据岩石坚硬情况,选择液压劈裂法、机械破除法等组合方法,施工过程中止水效果明显且未发生塌方,成功解决水下沟槽式裸露基岩埋置式承台非爆破施工止水技术难题。同时承台减薄2m,并增设塔座保证受力,降低了施工难度,从而大大缩短基础施工工期。成功攻克了全国首个类喀斯特地貌河床复杂地质条件下埋置式承台围堰施工难题,填补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施工空白。
泸州市榕山长江大桥项目是泸州市实施渡改桥试点示范工程以来建成通车的第41座渡改桥。项目建成通车后,将撤销榕山、莲石滩两个渡口,渡运安全隐患成为历史,两岸车程也从绕行40分钟缩短至2分钟,惠及沿线30余万群众。同时,该项目建成通车还将进一步拓展和优化合江县城市发展空间,加强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推动区域经济协同集聚发展,助力泸州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惠民生、守民心
泸州市地处长江上游,大小河流、湖泊众多。发达的水网体系一方面为泸州成为四川水运第一大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也给两岸群众出行造成了困难。有的偏远地区群众千百年来“相望不相通”,只能长距离绕道或渡运过河,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向阳村村民曾文荣激动地讲道,“我们当地有许多靠种菜谋生的农户,大桥未修建的时候,前一天傍晚,我们就会把要出售到集市上的菜,扎捆备好,第二天早上8点到这个莲石滩乘坐渡船到集市上卖菜,返程回来已经是中午11点了,且一天只有一趟,很不方便。现在桥通了,我们想什么时候过去卖菜就什么时候过去,相当的方便。”
为改善提升区域路网结构,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消除渡运安全隐患,解决群众出行“急难愁盼”。2015年起,泸州市率先在全省实施渡改桥试点示范工程,总投资65亿元建设渡改桥49座,撤销江河(湖)渡口154个。截至2024年9月,已建成渡改桥41座,撤销(停运)渡口145个,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全省上下联动、齐力攻坚,累计实施建成渡改公路桥567座,基本消除了跨江河一、二类渡口,普通公路通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广大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顺畅。
下一步,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将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定不移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持续推动普通公路建设发展再上新台阶,着力提升普通公路通行服务保障水平,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四川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交通力量。
编辑:李源源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