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艘大功率环保绞吸船“浚川”助力王瑶水库生态升级

2025-05-14 16:11:10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覃业璇 -标准+

5月14日,国内首艘大功率可拆装环保绞吸船——“浚川”轮正式投入陕西省延安市王瑶水库扩容工程清淤作业。“浚川”轮投入后,将充分发挥其挖掘能力强、输送距离远、智能环保的性能优势,大幅提升水下清淤效率,预计一年内清淤将超600万立方米,清理淤泥量相当于填满6个鸟巢体育馆,助力王瑶水库生态升级。

王瑶水库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延安地区第一座大型水库,也是延河流域唯一的大型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自建成以来为延安人民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洪和供水屏障。由于黄土高原流域含沙量大,半个多世纪以来,水库淤积总量已达到1.45亿立方米,占总库容的71%。水库防洪和供水功能严重下降,清淤扩容、升级改造迫在眉睫。

中交建设者充分发挥百年治水经验,承担起延安市王瑶水库扩容工程,为王瑶水库定制“中交清淤”方案,将完成库区清淤累计1076万立方米,进一步提升王瑶水库防洪供水能力,为延安革命圣地筑牢水安全屏障。

为加快工程进度,中交建设者决心调遣刚刚结束“世纪工程”平陆运河施工的国内首艘大功率可拆装环保绞吸船“浚川”轮,从西部入海口千里驰援红色圣地。项目团队发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将65.5米、750多吨的“浚川”轮拆分成十八份分批运输,多次绕过“几字弯”、穿越“临时桥”,历经2400公里调遣至王瑶水库,并在一周内完成“积木式”拼装,创造了国内大型环保绞吸船陆上跨地域调遣的最远纪录。据了解,“浚川”轮于2024年6月投入新中国第一条江海联运的运河工程——平陆运河,并承担了运河挖掘中岩石最坚硬、土质最难挖的入海口标段任务,在半年时间内累计清淤超137万方,船舶各项技术性能得到充分检验,也为新阶段王瑶水库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生态保护也是水库扩容工程的重中之重,为保护王瑶水库水源地生态环境,项目团队还结合水库实际定制了一系列绿色施工方案。一方面,“浚川”轮装配了自主研发的新型环保绞刀,相当于一把“水下微创手术刀”,能精准挖掘污染底泥却不扰动周边水体,同时淤泥输送采用全封闭管道输送,实现淤泥14公里“零泄漏”,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任何影响;另一方面,建设者在淤泥输送接力泵站创新使用全电驱动力替代传统柴油机组,每年可减少碳排放超4000吨,大幅减少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等;此外,建设者还积极推广淤泥的二次利用,采用黄土高原“淤地坝”模式,将清淤底泥输送到堆场后转化为高标准良田,未来将成为种植苗木和农作物的“聚宝盆”,有效解决陕北地区土地稀缺问题。

作为目前国务院确定抓紧推进的全国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和纳入陕西省“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工程,王瑶水库工程整体完工后将可有效强化水库大坝自身安全,维持水库供水任务,延长水库使用年限,保障下游沿线420多处革命旧址、6.5万亩农田和沿岸60多万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提升延安革命圣地水安全保障、增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蒋利

责编:李思颖

审核:姜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