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空经济,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消费牵引、技术驱动、安全为本”;
“发展低空经济,顶层设计是关键,设施建设是基础,研发制造是核心,拓展应用是抓手”;
“让低空飞行有路飞、看得见、管得住、有支撑,必须建设新一代低空交通服务保障体系”;
“发展低空经济,需要优先建设运营低空智能运输系统”
.....
6月16日至19日,一个堪称低空经济发展知识和信息盛宴的高端研讨班在北京举行。这个由中国城市临空经济研究中心、全国低空经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指导,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联盟和北京临空国际技术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低空经济发展研讨班,迄今已经举办四期。由于研讨班连续四期在北京顺义小天竺举办,也被业内称为“低空经济天竺班”,从2024年8月开始第一期天竺班举办以来,已经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两百多名学员参加研讨班,其品牌在低空经济圈已经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辨识度。
说起天竺,人们并不陌生,那是唐代高僧玄奘去西天取得真经的地方。而由于历史原因使用这一名字的顺义天竺地区正是被称为第一国门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所在地。“我们希望来参加研讨班的各位学员,经过三天的学习,能够对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背景、现状、路径、前景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也像当年的玄奘大师一样取得真经,回去以后服务于本地区、本单位、本企业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战略布局,为低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中国城市临空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全国低空经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联盟秘书长、北京临空国际技术研究院院长马剑在开班致辞时如是说。
本次研讨班继续聚焦“低空经济产业化、区域化、大众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径”,邀请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原司长杨桢梅,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原主任许浩,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靳兵,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任超忠、空军参谋部航管局原副局长李津济、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行监控中心原副主任、二级巡视员田振才等业内资深专家,分别围绕《适航审定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低空经济、低空空域与民航空管》、《低空邮政快递物流发展现状与未来》、《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在改革中发展的我国空中交通管理工作:过去、现状、未来设想》、《低空智能运输系统——低空经济的核心》等与低空经济发展相关领域进行专题授课,北京临空国际技术研究院院长马剑和来自中国航信、中国电信和中航金城无人机系统等企业的领导、专家分别就《抢跑低空经济新赛道、开拓经济增长新空间》、《低空经济的商务挑战与数智应对》、《天地一体融合,赋能低空经济》、《无人机城市治理中的应用及技术创新》等方面内容做了深入讲解,研讨班通过政策解读、技术研讨与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交流思想、凝聚共识,共同为我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擘画创新蓝图。在案例分享和研讨环节,北京临空国际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付宇明以无人机飞手培训为例,组织学员进行互动研讨。学员们结合工作实际与课堂所学的前沿理论与行业动态,各抒己见,在思维碰撞中形成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和前瞻视野。
研讨班期间,学员们参观考察了中国民航博物馆和北京领军航空无人机培训中心,加深了对中国民航事业发展的了解,并通过无人机培训模拟机操作增强了对低空经济发展的感性认识。研讨班期间,全国低空经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组织召开了教材建设专门委员会筹备会,并举行了启动仪式,该委员会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牵头筹备,计划年内正式成立,将把打造高质量的满足低空经济人才培养需要的系列教材作为首要工作目标。
研讨班期间,还举行了共同体专家委员会成员授聘仪式和共同体新进成员授牌仪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原主任、党委书记朱彦鹏被聘为共同体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和北师大出版社、河南远腾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成为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和常务理事单位。
本次低空经济专题研修班以系统性课程设计为核心,将前沿理论探索与产业实践应用深度融合,不仅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更通过案例研讨激发了创新思维与行动力。学员们一致表示,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实际行动,助力低空经济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编辑:周向阳
责编:晓飞
审核:姚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