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生命线|陕西富平:赓续红色血脉 打造交通强县

2025-09-24 16:34:34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周迎春 -标准+

“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不把日本强盗赶出中国,不把汉奸完全肃清,誓不还家!”站在八路军120师抗日誓师纪念碑下,仿佛仍能听到80多年前8000余位将士誓师出征的铮铮誓言。

八路军120师抗日誓师纪念碑位于富平县庄里试验区永安村,碑身高19.37米,碑座和地台高9.2米,寓意着1937年9月2日抗日誓师之日。纪念碑西侧的陈列室,通过“红军进驻富平”“军民鱼水情深”“庄里镇抗日誓师”“浴血抗战照丹青”“解放西北建功勋”五个单元和“红色基因代代传”专题,全面、生动展示了八路军第120师的铁军史诗。

不忘初心担使命,砥砺奋进谱新篇。80多年后的今天,120师抗日誓师纪念地所在的永安村,交通便捷,产业兴旺,正在以打造红色美丽村庄为抓手,用实干实绩加速绘就富美永安幸福画卷。作为镇级小城市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庄里试验区,和庄里工业园区实行镇园合一,正在加速推进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发展,正在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

抗日战争时期,富平青年踊跃奔赴前线抗日杀敌,富平群众则在家乡捐资、捐物、做军鞋,积极支援抗日前线。现如今,那些曾为支援抗战而响起的织布声,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又再次响起。织出的土布及布艺文创产品,随着现代化的电商平台和便利的交通网络,不仅畅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中亚。

富平土布历史悠久。2018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张永宁返乡创业,成立富平县木兰摇粗布家纺有限公司,想把家乡的土织布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几年下来,她带领乡亲们重拾古老的纺车和织布机,以老人带新人的方式,让土布非遗技术不断传承。截至目前,已拥有300多个手工粗布纺织产品品种,涵盖了从床上用品到服装配饰等多个领域,年产值达5000万元。

张永宁的公司位于金粟山脚下的鸿雁村,产品销售主要靠网络直播和电商平台,出村的主要通道就是美杨路。她说,“以前因为道路不好,快递公司不愿来,为了让顾客早点收到货,我们只好把货先转运到西安屯集起来。后来路好了,快递车直接到我们这里来装货,当天就能发出去,顾客收到快递的时间至少缩短一半。现在运费比以前还便宜,转运和仓储的费用我们也省了。”

说起这条路以前的不畅,当地还曾有几句顺口溜,“有女莫嫁金粟前,路难刺多道不宽,一日三餐糠菜粥,换盐买油走一天。”

据富平县地方公路工程队主任张高峰介绍,金粟山至张桥镇公路以前是乡道,但跟村道差不多,通行条件不是很好。调整为县道以后,将美原至杨尧段改建成了二级路,通过提升改造、绿化美化和景观打造,现已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张永宁在公司增加了非遗传承馆和特色产品展馆,吸引游客参观,拓宽销售渠道。

赓续红色血脉,谱写交通新篇。近年来,富平围绕“打造交通强县”目标,高质量推进交通各项工作。仅今年,就以军令状的形式列出了十件必须完成的交通实事:完成人大会议票决民生实事项目3个、通过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验收、创建全省交农融合示范县、创建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开通县城至富平南高铁站公交线路2条……

编辑:马琼

责编: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