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四通八达 “竖店”上演好戏

2025-09-25 10:04:33 来源: 作者:徐静 -标准+

提到影视基地,很多人会想起“横店”,气派的布景、扎堆的群演、成熟的产业链,一应俱全。近年来,伴随微短剧热潮,河南郑州有了一个新称号——“竖店”。在这里,微短剧拍摄火到“走在街头就能偶遇剧组”。截至2024年年底,郑州微短剧制作企业超过800家,从业人员规模达3万人,短剧年产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

不是电影名城,也没有剧作传统,郑州为何能跻身微短剧新赛道,吸引剧组和演员聚集?

大枢纽聚起“微产业”

郑州是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地处中原腹地,区位优势明显。

2023年12月8日,一列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从郑州东站开出,向着400多公里外的济南西站风驰电掣而去。这一天,河南建成“米”字形高铁网,京广、徐兰、郑渝、郑阜、郑太、济郑等高铁线路通达八方。

如今,以郑州为中心的高铁出行圈,1小时覆盖河南省各地级市,2小时连通周边省会城市及京津冀地区,3小时通达长三角地区,4小时通达成渝地区,5小时通达粤港澳大湾区等全国主要经济区,形成高效的“12345”高铁出行圈。据统计,从郑州出发,6小时内可直达全国120多个城市,让“说走就走”成为常态,促进各种要素资源顺畅流动。

“3、2、1,Action(开拍)!”9月4日14时,位于郑州航空港区的某微短剧基地,随着监视器前导演一声令下,演员们迅速沉浸在角色中。在这里,单日最多15个剧组同时拍摄,3至15天即可杀青一部。对于快节奏的微短剧行业而言,郑州的便捷交通有利于全国剧组资源调度,吸引着产业集聚。

“演员晚上临时接戏,第二天上午就抵达郑州拍摄,在剧组中十分常见。”郑州三笙万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制片说。

高铁为河南带来的发展变化,不只在郑州。2022年,河南已实现“市市通高铁”。在豫东北的濮阳,济郑高铁濮郑段开通仅两年,濮阳东站周边就高楼林立、企业入驻、住宅成片,一座“濮东新城”欣欣向荣;在豫西南的南阳,郑渝高铁穿城过,南阳东站成为月季之乡的“超级入口”;在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的兰考,徐兰高铁郑徐段开通,不仅助力兰考脱贫摘帽,兰考南站1公里范围内还形成了全产业链现代家居产业集群。

俯瞰中原大地,绵延交错的铁路,是运输路更是“黄金路”,编织出金光闪闪的经济新版图。

大运力服务大客流

62天,旅客发送量3987.04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6.3%,单日最高发送旅客77.89万人次……2025年铁路暑运,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多项运输指标实现新突破。

暑运期间,河南“米”字形高铁网枢纽——郑州东站实行满图运行,单日最高开行旅客列车1012列,累计发送旅客1144.6万人次,同比增长7%。“高峰时段,平均1分钟就要接发1趟列车。”郑州东站车站值班员臧必成介绍。

为保障客流与运力精准匹配,郑州局集团公司根据铁路12306客票预售及候补情况,采取动车组重联、加开夜间高铁列车等措施,增加热门方向运力供给;灵活实施“一日一图”,提升热门区间高铁列车“公交化”开行密度,节假日动车组100%上线,周末上线率达95%以上。

不只是郑州东站。截至目前,郑州市开通运营郑州站、郑州东站、郑州西站、郑州航空港站等13座客运车站,将城市主要区域“串珠成链”,有效满足不同旅客群体出行需求。目前,从郑州东站前往位于老城中心区的郑州站,最快只需15分钟;前往位于新郑国际机场T2航站楼GTC换乘中心内的新郑机场站,最快也只需15分钟,实现从“列车门”到“飞机舱门”的丝滑转场。

从昔日“拎着行李东奔西跑”到“一站出行无缝衔接”,从单一的出行方式到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不仅让旅客出行体验更加美好,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科技范儿点亮出行路

车窗变触屏、地图会“说话”、桌板能充电……近日,有网友乘坐C2959次列车从开封前往郑州时,被列车上的智能化设施所震撼,不禁感叹:“郑州,你还是太全面了!”

这是开行在郑开城际铁路上的CRH3A-A型新型智能城际动车组列车:车厢安装的智慧触屏车窗,不仅能刷剧、看资讯,还可以通过点击“车窗切换”按钮,自由控制进光模式;车门上方,一块醒目的电子地图显示屏实时更新行程信息,绿色的光点沿着线路缓缓移动;座位上的小桌板具备无线充电功能,更是缓解了旅客“电量焦虑”。

随着高铁网快速发展,郑州局集团公司配属动车组列车增加到11种车型、143列187.5标准组,运营速度等级实现时速160公里至350公里全覆盖,长编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技术提升版列车、新型智能城际动车组列车在全国率先上线,进一步提升了旅客出行品质。

如今,无论是列车上还是车站里,满满的“科技范儿”让旅程变得格外轻松惬意。

“这个安全门太实用了,以前总怕孩子乱跑。”9月2日,旅客李女士带着孩子在郑州东站乘车,对站台上安装的安全门赞不绝口。“安全门”学名站台升降安全警示防护系统,由郑州铁路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荣获多项专利。除了能物理隔离站台与列车,安全门还有车次显示、声光报警、视频监控等功能,已在34个高铁站推广应用。

除了这些高科技设施,郑州各车站还在细节处彰显人文关怀:设施完备的母婴室、充满童趣的儿童候车区、卫生间里的大件行李自助寄存柜、候车大厅的免费充电设施……让旅客出行更从容。

高铁网织就“活力之网”,列车如银龙般飞驰,让普通人追寻梦想的道路更加通畅。站台上,一趟趟列车有序停靠,怀揣梦想的人们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出车厢,奔赴各处等待开机的片场。

一个“轨道上的中原”,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奔跑。


编辑:张雅凌

责编:张艺言

审核: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