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江西省景德镇北站、机场等交通枢纽人流如织。景德镇市交通运输局联合有关部门推出系列服务举措,以党员车队的“红色守护”、司机之家的“烟火暖意”、多部门联动的“畅通保障”,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出行每一环,传递瓷都温度。
党员车队:方向盘上的“红色暖流”
“刚下高铁就遇到党员志愿者送我们去酒店,这趟旅行开始就暖到心尖!”10月3日,从杭州来景游玩的王女士,乘坐景德镇市“爱瓷行”志愿服务团“窑火红”党员车队的车后,连连称赞。
当日,景德镇北站发送旅客超3.5万人次,到站旅客超4.8万人次,创建站以来单日到达旅客客运量新高。“这趟我去送吧,我对那边路况熟!”第六次参加活动的志愿者陈琳,途中主动为游客讲解景德镇陶瓷文化。问起她的参与初衷时,她说:“既能让大家感受到瓷都‘窑火’般的热情,也能帮家乡擦亮文旅名片。这个假期,每天一有空我就会来当志愿者,为家乡出份力。”午后一位从黄山来的游客身体不适,在车内呕吐,市城镇发展服务中心志愿者余晨一边轻声安抚,一边将其送往就近医院急诊,还留下自己的电话:“有事随时找我!”
这支由景德镇市交通运输局等单位联合组建的队伍,自2024年清明节起,每逢法定节假日便活跃在景德镇北站。在出租车、网约车运力不足时,护送外来游客到达市城区,优先保障老弱病残孕群体以及军人的出行需求,成为市民和游客心中的“暖心符号”。截至目前,已招募1991名党员志愿者,完成2373趟次运送,安全运送7269名游客。
司机服务中心:奔波途中的“温馨之家”
位于景德镇北站南广场的景德镇网约车司机服务中心(简称服务中心),是众多驾驶员口中“比家还方便”的歇脚点。10月3日11时,食堂里飘着饭菜香,网约车司机陈师傅刚结束一单生意,端着餐盘找了个座位坐下:“两荤两素一汤才12块,而且不限量,比外面吃划算多了,关键是热乎、干净。”“有时候遇到司机赶时间,我们还会提前打包好,方便他们拿走。”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食堂每天10时30分对外开放。
除了实惠的热饭,服务中心门口的24个充电桩解决了司机们的“续航焦虑”。“以前充电得跑老远,还经常排队,现在在北站接单,抽空就能过来补电,太方便了。”司机李师傅一边给车充电,一边拿着保温杯去接热水,“那边还有图书室和沙发休息区,充电的功夫能看看书、歇会儿,比在车里硬扛舒服多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我们就是想给司机们打造一个‘温馨港湾’,让他们在奔波之余,能有个吃饭、休息、充电的地方,感受到城市对他们的关怀。”
多部门联动:客流高峰的“畅通密码”
“现在是客流高峰,出租车、网约车运力较紧张,大家可以优先选择公交车,直达市区和景点,非常方便。”10月3日10时30分,景德镇北站出站口、出租车和网约车上车点人山人海,分布在各点位的场站保安、志愿者和交通运输执法人员齐力引导旅客疏散。
为了让旅客候车更舒适,在景德镇市交通枢纽综合管理工作专班的调度下,市城投公司、陶文旅集团节前在出租车、网约车上车点新增座椅、加装风扇、增加灯管,假期期间增派志愿者强化站前广场下客区秩序维护及出租车、网约车上车点乘车引导。常来景德镇出差的王先生说:“看到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举措,还有很多维护秩序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景德镇这方面做得真不错!”
最让游客暖心的是南、北广场接驳车。“本来要去南广场租车,结果走错到了北广场,正着急呢,工作人员说有接驳车!”大学生小周跟着指引上车,不到五分钟就到了南广场。景德镇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针对旅客走错出站口的情况,值班人员现场调度应急运力,让旅客没有后顾之忧。
“不好,有病人!”10月5日11时,一辆120救护车向景德镇北站南广场站前广场驶来,正在巡查的交通运输执法人员主动协助医护人员抬担架转运病人,直到救护车驶离,又继续回到点位维护下客区交通秩序,忙碌的身影很快又融入车流里。
从党员车队的暖心护送,到司机之家的贴心保障,再到多部门的高效联动,景德镇用一个个接地气的举措,把民生温度藏在交通出行的每个细节里,让往来游客不仅感受瓷都的陶瓷文化底蕴,更触摸到这座城市“热辣滚烫”的待客热情。
编辑:翟永威
责编:郭一麟
审核:张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