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陕西多地出现持续降雨天气,对襄渝、阳安、宝成、陇海等多条山区铁路运输安全带来挑战,面对严峻汛情,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秉持“超前防、主动避、有效抢”的防洪总要求,织密人防、物防、技防立体防护网,确保人、机、物在岗在线,以多项硬核举措守牢铁路运输安全防线。
今年秋淋天气开始早、雨期长、累积雨量大、极端性强,目前已超过40天,累积雨量较往年同期偏多1.6倍,局部偏多2倍以上,连阴雨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多”。10月11日以来,陕西省再次出现持续性大范围降水天气,陕西省防总于12日启动省级四级防汛应急响应。西安铁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防洪安全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压紧压实防汛责任,加强雨情水情风险会商研判,科学主动采取避险措施,实时发布列车运行信息,加开退改签窗口,增强运输组织力量,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西安铁路建立“气象+水利+铁路”三方联动机制,与地方气象、防汛部门实时共享数据,通过卫星云图、气象雷达实现 24 小时“观云、追雨、识水、盯图”,对管内雨情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测。路局、站段两级防洪办严格执行“一场雨、一研判、一预警、一方案、一布控、一总结”工作法,针对秦巴山区等重点区域,提前发布降雨预警信息,指导各站段精准落实防控措施。
西安铁路广大干部靠前指挥成为防洪防汛预警落地的关键抓手,他们扛起责任,以预警为令,奔赴雨情密集站区,加强现场指导和一线盯控,确保防洪抗汛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广大职工坚守岗位,24小时值班值守,以岗位为战位,通过添乘检查、现场巡查等方式,不间断进行线路设备检查整治,在降雨引发线路设备水害时,确保了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风险隐患。
为确保线路设备设施和列车运行安全稳定,西安铁路工务系统各单位指挥中心、防洪办24小时值班值守,动态分析研判降雨趋势、强度和影响区域,组织防洪人员采取徒步重点巡查与轨道车添乘全线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钢轨、道岔、桥隧基础、高陡边坡排水设施等关键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充分发挥铁路沿线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盯控优势,安排人员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发现问题快速出动处置,全力保障线路安全畅通;站车系统各单位组织各客运站在进站口、人行通道、天桥、站台等关键湿滑区域,铺设防滑垫,设立醒目警示牌,并增派工作人员及青年志愿者进行不间断引导与安全提醒。密切关注列车运行情况,通过车站广播、电子显示屏实时发布列车正晚点信息,加强宣传引导,提前备足退改签窗口力量,积极为旅客营造安心、舒适的候车环境;机辆系统各单位针对重点区段降雨情况,将瞭望鸣笛、降雨控速、车机联控等环节纳入机车乘务员出勤安全卡控关键,全方位排查整治机车车辆,杜绝“带病”上线运行。引导广大机车乘务员在运行途中,紧盯天气状况、列车运行条件,遇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行车安全;供电系统各单位组织人员增加变配电所、接触网、箱式变电站等设备的巡视频次,加强变电所、电容器运行状态、设备基础排水畅通情况等设备的排查整修,保障铁路供电系统持续稳定;电务系统各单位组织职工对道岔、信号机、轨道电路等信号设备进行全覆盖排查,保证信号设备状态良好。加密段、车间、班组三级微机监测调看频次,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置,以“零差错”标准守护信号设备稳定运行。
西安铁路针对管内线路大部分地处山区、防洪压力大的实际,组织各系统有针对性地修订完善防洪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组织各专业部门充分预想汛期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突出“实兵、实物、实战”开展演练,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他们创新采用“围山狩猎”模式,无人机“天眼”与老乡“带道”相结合,对铁路沿线山头实施拉网式排查。他们建立“一桥一档”可视化管控体系,通过北斗卫星、微机监测等技术实现设备状态 24 小时在线监控。通过“添乘检查+地面巡查+视频盯控”三重手段,加密关键设备设施性能指标检测频次,确保设备设施状态良好。
今年入秋以来,西安铁路累计出动包保检查1100余人次,添乘检查5500余人次,防洪巡查24.6万人次,全力筑牢安全防线。当前汛情仍在持续,西安铁路广大干部职工以“雨不停、巡查不止”的坚守,在防洪抗汛保安全中迎风斗雨,用精准防控与快速处置守护着钢铁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编辑:董子莹
责编:张雅凌
审核: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