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近日,一列编有8节铁路冷藏集装箱、装载232吨新鲜玉米粒的列车从位于山西大同的平旺站驶出,开往近3000公里外的南宁南站。这标志着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原局集团公司)开启铁路冷链集装箱运输新模式,为农特产品等鲜活物资运输提供了物流新方案。
此次发运的玉米粒源自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中西部刚收获的新鲜玉米,是生产玉米火腿肠的重要原材料,对运输时效性和保鲜度要求极高。太原局集团公司组织大同铁路物流中心与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单位加强沟通协调,精心制订运输方案,首次在山西投用无人值乘的40英尺冷藏集装箱车组,保证货物全程保鲜、一箱到底。
据介绍,此次发运采取“8+1”方式运输,即8只40英尺冷藏集装箱加1只发电箱的模式。该冷藏箱自重小、载重大,降温速度快,能在零下30摄氏度至零上30摄氏度间精准控温,并能远程监控和控制,保证货物安全,适合国内国际大批量、长距离冷鲜货物运输。
为保证冷链集装箱运输时效性,平旺站及时准确掌握冷链车装车和编组情况,强化现场冷链车取送组织、作业盯控。“我们采取优先编组、优先取送、优先发车的作业模式,确保冷链集装箱运输快速畅通。”平旺站调车长张鑫说。
铁路冷链集装箱运输具有全天候、受路况影响小、单位运量大、时效稳定、综合物流成本低等优势。“冷链集装箱运输满足了保证货物保鲜度、口感度的要求,为今后更多的农特产品打开远销市场提供了新的运输支撑。”大同铁路物流中心大同营业部副主任马军说。
编辑:董子莹
责编:张雅凌
审核: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