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西人工岛打卡湾区新地标

2025-11-13 10:40:38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旭雅 文/供图 -标准+

伶仃洋上,碧波万顷,超级工程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如海上风筝,又如鲲鹏跃海,美不胜收。深中通道西人工岛于10月25日起启动文旅试运营,并于12月正式开放。在观看十五运会的同时,不妨也来西人工岛打卡湾区新地标。

首批内测游客免费登岛

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全长约24公里,创下十项世界之最,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历经7年论证、7年建设,深中通道于2024年6月30日建成通车。

一年多来,无数车流从桥上通过西岛潜入隧道,又从隧道通过西岛跃上桥面。作为深中通道桥隧转换的关键枢纽,面积约13.7万平方米的西人工岛,还承载着交通管理、应急救援、科普教育等功能。

“整个西人工岛的文旅运营开发分阶段进行,我们首期主要围绕岛上设立的粤港澳大湾区跨海通道科普基地开展研学、观光。”项目运营方深圳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陈海亮介绍,“自10月25日起,我们联合深圳巴士集团、中山公交集团,启动为期1个月的运营前压力测试。周一到周五定点面向企业和研学团体预约,周六、周日面向社会公众个人预约。”

据了解,此次内测主要聚焦服务流程、体验优化与运营体系运转等,参与内测的游客在成功预约后,在指定站点统一搭乘大巴上岛,通过实地体验,围绕粤港澳大湾区跨海通道科普基地参观动线、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互动设备适配、配套服务供给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为表诚意,10月25日首批招募的内测游客免票参加,后续参加内测的游客将享受早鸟票价,游览时间约2小时。下一步,我们将重点针对游客反映的细节问题制定优化方案,为正式开放夯实基础。”陈海亮说。

打造复合型文旅超级IP

登上深中通道西人工岛,映入眼帘的是无敌海景。除了可以在西人工岛中庭观景台打卡深圳机场、深中大桥等标志性地标,游客还可深度游览占地面积约2200平方米的粤港澳大湾区跨海通道科普基地,纵览粤港澳大湾区跨海通道发展历程、我国桥梁及海底隧道发展历史以及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建设历程。

依托工程本身的科技含量,展厅内还设有多处突破传统模式的数字化体验场景,构建VR、AR、全息投影等“科技+文旅”模式,打造互动绘画、AI风格拍照、知识问答等多套互动体验项目,让游客身临其境。

在西人工岛户外,还放置了海底沉管隧道足尺钢壳试验段及多个工程实物构件,让历史“可触摸”,在寓教于乐中,让游客近距离感受超级工程背后的硬核实力。

“我们将在严格保证交通运营管理功能的基础上,运用科普基地、救援码头、停机坪等区域,逐步拓展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服务配套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功能,如开展海中看大桥、低空观光飞行等项目。”陈海亮介绍,借鉴主题乐园在场景打造和内容植入的成功经验,远期规划导入机器人、VR、低空飞行等深圳特色产业业态,融合科普教育、主题观光、研学体验等多元体验,将深中通道西人工岛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工程+文旅”复合型超级IP。

编辑:翟慧

责编: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