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作为国际性交通枢纽与滨海旅游名城,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交通+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天然基础。
近年来,厦门市交通运输局以服务城市发展大局、满足市民游客出行需求为核心,探索创新城市综合运输服务模式,通过强化重大节假日交通枢纽保障、提升大型文旅演艺活动人员疏散能力、推动公共交通与文旅商贸深度融合、优化停车资源供给等措施,既促进了文旅商贸繁荣,也展现了城市交通组织能力与文明服务形象,为城市竞争力提升注入动力。
精准施策 畅享假日出行
重大节假日是检验城市交通运输服务能力的关键节点。保障交通枢纽高效运转、旅客顺畅出行是我们的重要职责。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提前谋划,围绕厦门北站、厦门站、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等关键交通枢纽,分析历史客流数据与节假日出行规律,制定《厦门铁路旅客疏运工作方案》,以数据赋能实现客流动态精准把控,为运力调配与疏导策略制定提供支撑。
在现场调度方面,整合厦门市交通执法支队、厦门公交集团及网约车企业人员驻点值守,参与车辆引导与秩序管理,提升旅客离站效率。针对夜间到达旅客出行需求,优化交通组织并延长服务时间,今年9月30日、10月8日,厦门地铁1号线进岛方向末班运营时间延长至24时,厦门快速公交(BRT)快1路进岛方向末班运营时间延长至次日凌晨1时,保障夜间抵达旅客便捷换乘。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我们加强与文旅、公安、市场监管及属地政府的协同联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依法查处涉旅违法行为,共开展联合执法40次,查处各类案件106起,净化运输市场环境;注重服务品质提升,努力营造温馨出行氛围,通过新媒体平台动态发布路况、天气、客流预警等信息,引导公众错峰安全出行;建立“及时发现、快速转办、高效处置”的网络舆情处置机制,共监测涉交通舆情信息117条,对1条重要舆情及时处置,保障交通运行秩序稳定。
分级疏运 护航文体活动
随着厦门文体演艺事业蓬勃发展,大型演唱会、赛事等活动日益增多,人员安全快速疏散成为交通服务的新课题。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制定《关于“一场两馆”文体演艺活动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工作的方案》,根据活动观众数量划分疏运等级:4万人以上为一级、2万至4万人为二级、2万人以下为三级,针对不同等级制定差异化的地铁、公交、出租车、网约车调度及交通执法保障措施。
在具体保障中,坚持“精准接驳、应急兜底、运力储备、延时服务、贴心保障”五位一体。以周杰伦、王源等大型演唱会为例,按照一级疏运保障方案,开通免费接驳专线,实现厦门地铁国博中心站到演唱会场馆出站即上车;散场后,持续运行接驳地铁专线,新增直通厦门岛内的专线,安排200辆接驳公交车,拓宽散场交通路径。
为应对突发情况,开场前安排应急车辆待命,散场后部署支援车辆兜底,避免客流积压。将国博中心停车场设为“蓄车池”和上客区,多渠道发布召车信息,引导车辆提前集结并实时调度;延长厦门地铁3号线末班车至23时30分,准备2列备用车待命,确保观众有车坐、早到家。
细节服务方面,雨天在电梯口放置防滑毯,免费发放一次性雨衣;现场值守人员在路面换乘点、上客区入口、候车位等关键位置站岗,引导观众有序排队、解答乘车疑问。对交通运输服务投诉提级办理、快速处置、及时反馈。今年周杰伦演唱会期间,仅用30分钟便高效疏散4.5万名观众,以交通速度与温度护航文体盛宴。
创新模式 激发消费活力
推动公共交通与文旅商贸深度融合,是厦门市交通运输局挖掘交通服务价值、助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探索。以“票根经济”为切入点,开展交通运输与文旅商贸融合发展实践,构建“交通+文旅+商业”一体化服务生态。
在交通接驳优化上,围绕厦门站、厦门北站2座火车站,厦门港嵩屿码头、东渡码头等4座码头,及岛内、同安区、翔安区各大景区景点的客流疏导需求,开通12条文旅专线及游客免费接驳专线,形成“2+4+N”旅游专线接驳体系;针对节假日大型活动,及时增开前往厦门园博苑等景区的7条临时专线。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这些专线累计服务乘客12.48万人次,提升游客出行便利度。
在商业场景拓展上,以TOD商业项目为载体,联合文旅演出资源,联动超200家商户推出“满额赠礼”“专属折扣”等票根权益,开展“歌友会互动”“限量周边派送”“明星主题地铁卡发放”等特色活动。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相关TOD项目吸引顾客超20万人次,带动销售额突破500万元,实现交通与商业互利共赢。
针对演唱会期间来厦观演游客,我们积极对接各区文旅部门和酒店,推出“歌迷购门票,享受酒店折扣优惠+免费接送”全流程服务模式,覆盖岛内外20余家合作酒店。目前已初步形成“票务+酒店+交通”的常态化文体观赛服务体系,拓展“票根经济”多场景应用,让交通成为连接文旅消费的重要纽带。
智慧协同 破解停车难题
停车难是城市发展中的普遍问题,关乎市民日常生活与游客出行体验。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将缓解停车难题作为重要工作,通过深挖停车资源、推动智慧停车、加强部门协作等方式,增加停车设施有效供给,促进出行停车与公共交通衔接,降低市民出行综合成本。
在智慧停车与公交换乘结合方面,依托厦门交通一体化智慧出行服务平台和“厦门交通码”,开展“P+R”(停车换乘)系统建设试点。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全市95处“P+R”停车场累计实现停车换乘8134次,同比增长393%,日均停车换乘1017次,有效引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缓解市区交通压力。
在部门协作疏堵方面,会同厦门市思明区政府、厦门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等部门,在停车需求旺盛的厦门环岛路区域合理设置路内停车位。其中,环岛路北侧道路设置停车泊位433个,节日期间共停车1.1万余辆次,较去年同期增长6.97%,切实缓解该区域停车难问题,提升出行体验。
下一步,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以创新为动力、以民生为导向,完善城市综合运输服务体系,深化“交通+文旅+商贸”融合发展,保障市民游客出行畅通,为厦门建设更高水平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交通力量。
(作者系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
编辑:翟慧
责编: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