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新时代广大青年深刻感悟党和国家事业在发展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持续激发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热情,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近日,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工程学院党总支组建红色“迹”忆寻访团,在全国双带头人教工党支部书记李娟燕的带领下,教师党员汤书琪、谢丹及学院部分学生于江西境内开展红色专项实践活动,对饱含红色记忆的各类桥梁开展红色寻访,让一座座充满红色元素的桥梁和红色记忆的精神图腾在赣鄱大地上赓续相传。
活动首站,是有全国革命烈士第一县之称的精神源泉之所——兴国革命纪念馆,这里承载了数万英烈赤胆忠诚、无私奉献的理想信念。在这里,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和李富春、曾山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兴国期间的革命活动所发生的故事,一一呈现在寻访团成员面前。同学们在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里深切感受到那群身处激荡革命年代的英烈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奉献的崇高精神。
怀着崇敬之情,寻访团成员们来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兴国将军园,步入园内,注视着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一张张翔实的历史照片和珍藏的视频资料,仔细聆听讲解员介绍兴国县开国将军们的英雄事迹,感受那艰苦奋斗、顽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舍己为人、无畏无惧的爱国情怀。队员们边走边听、边看边悟,透过记录历史的老照片、充满沧桑的实物和生动的历史故事,深刻感悟革命先辈们为建立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伟大爱国主义奉献精神。
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内心瞬间被随处可见的红色元素和记忆所震撼,八万六千多名红军战士从此出发,踏上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以长征前夕中央红军在于都的主要活动以及中央红军长征历程为主线,向到访者展现了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的历史背景。展馆陈列的图表、照片、画、实物模型等,直观的反映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中国革命大转折的历史。寻访团成员们被红军在长征途中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深深感染,不惧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长征精神激荡在每一位师生的心间。
初入瑞金市武阳村,在村党支部书记邹长发的带领下,寻访团成员参观了春耕生产赠旗大会旧址、长征第一桥纪念馆、望江亭、长征第一桥旧址等主要革命旧址,伟大领袖毛主席曾亲自在这里召开万人春耕生产模范赠旗大会,经过此桥,一批批正值青年饱含家国情怀的红军战士踏上了波澜壮阔的长征之路,至九十年后的今天,又一批有为青年立志为第二个百年征程贡献力量。
随后寻访团抵达中共瑞金市泽覃乡委员会,在乡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安治畲族村史馆。伴随着工作人员的细致解说,眼前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段段感人的文字介绍、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再现了当年风雷激荡的革命岁月。据介绍,安治畲族村作为苏区时期主要游击区之一,著名的安治暴动发生地,树立起了瑞金第一面武装斗争旗帜,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为赣南地区各乡各县武装起义起到了带头作用,作为瑞金地区仅有的少数民族村,它那股攻坚克难、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鼓舞了每一位在场的寻访团成员。
在安治畲族村,还有一座见证了瑞金首次农民革命的红色桥梁-安治桥,队员李渊鹏从桥梁概况、所涉红色故事等角度为全员现场介绍了安治桥的情况,安治桥始建于清朝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年),是省际古道重要桥梁。1927年9月7日,南昌八一起义部队在贺龙、叶挺的率领下路过此桥南下广东播撒革命火种;1930年4月3日,邓希平在此桥头领导安治农民暴动,树立了全县第一面武装斗争旗帜,成为苏区时期瑞金地区最早的游击区。因此,该桥是革命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有力的“见证者”。
一座桥,记载着一段难忘的历史;一座桥,见证着城市变迁的沧海桑田;一座桥,更寄托着世世代代人的梦想与追求。作为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工程学院的一员,应从专业出发,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调研中感悟红色情怀、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知识,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江西交院故事,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
编辑: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