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汶上:打造“畅安舒美”农村路

2023-10-30 20:54:25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邵学鲁 -标准+

近年来,山东省汶上县交通运输局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路网提档升级、自然村庄通达、路面状况改善、运输服务提升“四大工程”,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勇当“急先锋” “四好农村路”建设见实招

在“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中,汶上县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新局面。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四好农村路”建设列为全县为民办实事之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成立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纳入政府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体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及时召开动员会、推进会,周密部署,强势推进。

汶上县印发了《汶上县2022年度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建设任务、实施标准、补助政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工负责,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建设合力。今年,汶上县实施路网改造提升和路网延伸通达等工程,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50公里,目前完工建设50.52公里,超额完成建设任务。

打好“主动仗” “四好农村路”质量见真章

汶上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专班加大对“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督查力度,坚持一周一督导、一调度、一通报。汶上县交通运输局成立了两个技术指导组,深入各乡镇(街道)建设一线,扎根现场,按照建设标准和技术导则要求,针对路基处理、路面铺设等关键环节加强技术指导。各镇街作为乡村公路建设主体,成立了建设工作专班,聘请专业监理队伍,沉到一线,盯在现场,狠抓质量,实现监管全覆盖,并坚持技术标准,从材料源头保障工程质量;守好安全生产、大气污染防治等一排工作底线,强化各项防范措施,力争将每一条道路建成“精品工程”和经得起群众检验的“放心工程”。

下好“先手棋” “四好农村路”管理见实效

为了切实有效做好全县“四好农村路”管理工作,汶上县全面推进运用大数据开展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有效应对治超执法人员不足、取证困难、车辆拦截安全三大治超一线的难题,解决了在治超过程中“发现难”“取证难”的两大弊端。治超工作实现了从被动应付到主动作为转变、从攻坚战向持久战转变、从集中打击向长效治理转变,从“人力治超”向“科技治超”转变。当地超限超载违法车辆明显减少,道路通行更加顺畅高效,道路运输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形成了“不敢超、不能超、不想超”的局面。“四好农村路”损坏率持续稳步下降,从2018年的12%下降到现在的0.1%以下。

耕好“责任田” “四好农村路”养护见经验

坚持建管并重、专群结合,汶上县出台了《汶上县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汶上县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实施方案》,按照“权责明确、分级管理、管养有效、奖惩有力”的原则,构建了覆盖全县农村公路的“总路长+三级路长”管理运行体制,建立了“县有路政员、镇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管护队伍。

汶上县创新实行农户分段养、专人养、集中养、产业企业养等方式,形成了“县为主体、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养护工作体系,促进了养护工作标准化、常态化,做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我县农村公路列养率100%,农村公路优良路率76.9%。

打好“组合拳” “四好农村路”运营见典型

汶上县不断加大城乡交通运输建设力度。在基础设施、客运服务、货运物流服务、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环境四个方面深入推进,持续做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自评估工作。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晋升5A级

为助力特色产业发展,汶上县“四好农村路”延伸至田间地头,为农民群众便捷出行提供方便,更为农业生产、乡村旅游等方面注入动能,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次邱镇的甘薯基地、芦花鸡养殖基地、白石镇的农业生态园、石材加工基地、苑庄镇的蔬菜大棚基地先后发展起来,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增加了收入,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路、致富路。将郭楼镇的古城、南旺镇的大运河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军屯乡的大汶河溢流坝、白石镇的昙山景区、水牛山摩崖石刻等旅游资源有效衔接,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成了深受百姓欢迎的旅游路、景观路。

同时,汶上县出台印发了《关于加快全县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大力实施“快递进村”工程,成功入选济宁市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农村电商快递协调发展试点。目前,汶上县已建立县级快递园区1个,镇级共配中心12个,348个行政村已全部设立了村级服务站,建成70个高标准村级快递便民服务站示范点,积极探索“交通+”融合发展模式,助力农产品上行、畅通工业品下乡,打通了服务老百姓的最后一公里。


编辑:李家辉

审核:卫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