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航标处:科技创新强驱动 航行保障更安全

2023-11-01 17:17:46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李旭雅 冯俊杰 -标准+

“作为航标管理维护的职能部门,如何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航海保障服务是我们的职责和追求,其中航标设施安全、稳定、可靠地发挥效能是其重要基础和前提。”

10月31日,记者从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航标处(简称“广州航标处”)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年来,该处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取得多项航海保障领域的创新科技成果及技术应用,全力保障了辖区水上航行安全。

广州航标处是交通运输部属下事业单位,下属有6个基层航标管理站,设航标养护中心、船舶管理中心、海区导航中心3个派出机构,主要承担广东省西起茂名大放鸡岛,东至深圳大鹏湾沿海210海里沿海干线航道、沿海港口航道的航标助航保障工作,保障船舶通行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此外,为海洋渔业、水上工程、海洋科学调查、海上娱乐活动、军事国防等,提供航标保障服务。

锚碇“神器”让航标“定”得更稳

为有效解决海上航标设施移位、漂失难题,广州航标处自主研发了一种结构新型、材质轻便的海底锚碇装置,名为“内角斗锚块”。该装置由内角斗长方体钢构和中空三角形钢构组合而成,其间以卸扣连接,能有效借助水底泥沙阻力加强锚系的固定能力。“相比传统锚碇,新型锚碇装置减轻了锚系的重量,减少了成本投入,同时解决了投放困难和投资较大的问题,借助小型作业船舶即可快速布放、调整或回收,使用方便快捷。”广州航标处副处长曹钜旋介绍。

据悉,广州航标处已经在辖区海域23座灯浮标上配备使用了这一新型锚碇装置,并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以风浪较大的阳江海域为例,使用传统锚块的浮标,在6级风力以下海况航标移位率约为10%,如遇台风天气,航标移位率高达80%以上;而配备新型锚块的航标,6级风力以下移位概率为0,即便是遇到台风等恶劣天气,移位率也不到5%。仅通过降低航标移位这一项,每年节约的维护成本便高达百万元。此外,该新型锚碇装置还可以运用在海上安全拦截带、海上养殖、桥梁防碰撞等多种场景。

AIS“海上围栏”守护海上工程安全

海上电子围栏主要针对水上船舶设置,该技术是基于 AIS 实现对船舶的自动识别,并通过后台视频的监控、回放和 AIS 核查系统两种形式,实现管控水域内船舶即时定位、历史轨迹查询等功能,随时掌握管控水域内船舶的动态信息,通过划定安全范围,对进入范围区域的船舶发出警报信号,立体式保障水上交通的安全平稳态势。

记者了解到,广州航标处正在海上风电场积极推进部署电子围栏建设,该处综合利用雷达、AIS、VHF 等手段采集现场信息,实现对海上风电场全方位监控,并对闯入风电预警区域船舶自动进行预警,实现电子海图显示平台、风电水域智能监控和辅助决策等功能,能很好地满足海上风电场安全保障需求。

此外,记者还获悉,广州航标处还在AIS大数据应用、启航者APP服务、智能AIS设备、多模式协同的水产反演模型与定量定性预测系统、水下场景侦测、桥梁防碰撞等诸多领域展开深入探索研究,目前各项工作均在积极推进。

统一值守平台实现航标管理数字化

2023年,广州航标处开发了航标集中值守一体化平台,促进航标管理数字化智能化。该平台实现了遥测遥控航标、AIS基站、差分台、重要助航设施视频监控等各类航标告警信息的自动推送、数字化记录、跟踪和分析等功能,避免了多系统频繁转换、数据录入繁琐、查找分析不便、易造成人为错误等突出问题,大大减轻了值班员工作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平台打通了四个航标业务系统的状态查询和故障推送接口,直接使用一个系统,就能查看所有数据,避免了信息不对称。清晰直观的可视化系统提供多图形切换,展示海况信息、航标基础信息、设备故障报警、站点、船舶、天气等数据信息,保障了故障报警发现及时、应急处置快速高效。

今年以来,广州航标处航标集中值守累计处置各类报警1982次,其中,处理天气预警5次、突发应急事件15次;遥测遥控航标报警144次、RBN-DGNSS 系统报警156次、重要助航设施视频监控视报警164次、AIS岸基系统报警1496次。

编辑:李旭雅

审核: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