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广西交通设计集团第三道桥设计院负责勘察设计的河池(宜州)西过境线公路虾公山隧道左洞贯通,为虾公山出口段到起点全村互通之间的通行提供了便捷通道。
该隧道是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为双洞分离式越岭长隧,左洞长2486米,右洞长2454米,进口段主要地质难题为隐伏岩溶,出口段不良地质主要为虾公山断层,且围岩主要为泥灰岩与泥岩互层的水平岩层,是项目地质最复杂的隧道。此外,局部岩层中含有煤线发育,存储有瓦斯气体。隧道进口位于宜州市德胜镇楞底村全洞屯西南约500米处,出口位于宜州市德胜镇围道村冲谷屯以西约1公里处,局部(约700米)下穿已停产的冲谷煤矿区。
由于虾公山隧道地质条件复杂,为保证施工进度,设计代表组多次前往洞内查看隧道围岩情况,及时解决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地质问题,如岩溶处置、断层带围岩及互层状水平岩层的围岩判定等。在掌子面开挖、初支施工、仰拱开挖、二衬施工等多个关键工序中,设计代表组与施工单位代表积极探讨,有效解决施工全过程遇到的各种难题,为隧道顺利贯通扫清障碍。
据了解,河池(宜州)西过境线公路主线全长45.441公里,起于德胜镇全村附近,设置全村枢纽互通式立交与G78汕昆高速及在建的融水至河池高速公路相接,路线自北向南经怀远镇、同德乡、北牙瑶族乡、北山镇,设置十字枢纽互通式立交与规划“纵8 线”罗城经宜州至上林段、“横5线”鱼峰至宜州段连接。
编辑:张超群
审核:马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