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江西自古以来就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运优势和辉煌的内河航运历史,在中国水运版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加快补齐水运短板,高质量推动江西省水运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江西省委省政府、省交通运输厅、省港口集团全力整合规划江西水运发展一揽子工程,全力高要求构建“一省一港一主体”的发展格局。
近日,在环境异常恶劣的鄱阳湖老爷庙水域,一座现代化综合枢纽码头即将建成,其水工主体工程比合同工期提前8个月交工。据了解,九江港星子港区沙山作业区综合枢纽沙山码头一期工程(简称:星子沙山码头工程)投资总概算15.47亿元,建设规模为5个2000 吨级泊位,其中水工结构按靠泊5000吨级船舶设计,占用岸线530米,年设计通过能力1380万吨,码头离岸距离超400米,是全省目前在建离岸距离最远的高桩码头。该码头的建成,对于构建庐山市通江达海水运通道,推动当地环保石材加工产业园发展,整合岸线资源,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带动水运行业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项目现场,项目负责人罗凯告诉笔者,本项目GS1-W1标段为设计、施工总承包,由江西省路港工程有限公司、江西省港航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负责实施,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施工图勘察设计、水工建筑物、陆域道路和堆场、码头前沿疏浚工程等相关配套工程,合同签约价8.76亿元。建设期间,项目部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充分发挥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优势,集中优质资源,精心组织实施,高标准推进、高水平建设,全力以赴将项目打造成矗立在鄱阳湖畔的平安百年品质工程。
高标定位 打造江西水运码头建设的标杆
鼓足干劲,加压前行。一年多来,在项目部全体员工及参建各方的不懈努力下,项目实现连续三个季度获得业主单位全省水运工程考核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于去年成功举办了全省水运项目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现场推进会,被省交通运输厅评为2022年度全省水运工程平安百年工程示范项目、2022年度在建重点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项目“平安工地”考评第一名,同时,在2023年6月交通运输部安质司开展的质量安全督查活动中,该项目进入“全国内河水运项目建设第一方阵”通报肯定。
作为江西省港口集团最大的EPC项目,该项目还是2022年江西省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省级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示范创建项目,江西省港口集团智慧工地试点项目、集团设计标准化推广试点项目以及集团科技示范工程重点打造项目,肩负着为全省探索水运工程EPC总承包模式应用,提炼实践经验,提升工程品质的重要任务。
中标后,为打造高质量水运工程,作为项目施工设计总承包牵头单位,江西路港工程有限公司迅速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和管理流程,配齐配强管理团队,科学统筹,高标推进,通过梳理借鉴国内外先进港口建设施工管理经验,对标我省港口建设“五化”管理新格局,保障工程建设高效有序推动。
在实际管理中,以品质工程打造为前提,以标准化建设为夯实基础,通过超前化策划品质创建目标、管理理念、主要措施、工程评价、自我评价、检查巡查、奖惩考核等方面方案和管理制度;搭建班组建设管理人性化,推进首件合格准入、标准化管理、五星班组评比、文化建设、清退制班组品牌化建设;抓实工程首件先行化,推行“标杆首件、标准化施工”双标双控管理机制;做好安全管理责任化,推行安全管理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粗放式向精细化、少数抓向合力抓、传统向信息化管理三大转变;推进施工工点标准化,施工现场严格按照省交通运输厅下发的《安规e码通》的要求落实施工工点标准化。
聚焦工程品质提升,项目充分发挥设计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优势,大力推行工厂化和装配化施工;以首件N+为抓手,对混凝土钢保、外观着力提升工程实体质量;成立攻坚小组开展质量通病治理,特别是在码头面板裂缝、轨道梁槽外观尺寸、钢结构焊接质量、码头面层及护轮坎质量等老大难问题上进行探索突破,通过“调研学习—首件引领—推广提升”的模式,屡创内河码头工程质量新高,获得上级监管单位及同行的广泛认可。
去年,长江流域遭遇百年难遇的大旱,导致鄱阳湖水位提前四个月进入枯水期,原设计方案的水上施工无法实施。对此,项目建设者不等不靠,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将原有的水上施工迅速改变为陆上筑岛施工方案,保障了项目的稳步推进,体现了总承包模式的灵活优势。
为切实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生态,沙山码头项目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对护岸进行提前设计、提前施工,有效解决施工期水土流失的问题,打造最美岸线。
科技赋能 实现水运码头建设工程提质效
科技赋能,提速智慧绿色港口建设,展现了江西港口建设智慧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施工中,江西路港九江港星子港区沙山作业区综合枢纽码头一期工程GS1-W1标项目部借助科技的力量,提高现场作业效率,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一直是建设者的追求。立足智慧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引进创建了集“安全、技术、人员、场地、设备、环保”六位一体的智慧管控平台,对施工过程实现全过程、全方位智慧化监管注入了“互联网+港口建设”的发展新思路。
在项目建设初期,为实现规定时限内搭建好智慧管控平台,项目技术攻坚团队一方面积极对标先进的智慧管控机构,加强联系与沟通,采取上门看、现场学、认真听的方式,相互对比,掌握第一手信息,制定可行性报告,为项目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从降低管理成本角度出发,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聚力攻关,最终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了如期目标。
依托本项目智慧管控平台的研究,集团荣获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江西行业赛一等奖、江西区域赛二等奖、第二届江西省公路水运工程“品质杯”银奖。此外,项目基于 5G+GIS+IoT+AI+北斗技术下的积分制安全管理新模式荣获第一届“品质杯”铜奖,北斗智能强夯监测技术、码头预制面板自带钢筋定位卡槽组合式模板均荣获第二届“品质杯”铜奖。
采用BIM技术,举行了施工图设计(第一批)可视化交底会,得到省港口集团九江港口项目建设指挥部高度肯定。应用BIM技术,以三维可视化的形式展示项目设计和建设方案,把设计理念、施工重难点进行可视化呈现,验证重难点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可减少错漏碰缺,直观指导施工过程,提高设计质量,预判施工重难点及问题,避免出现返工及质量和安全隐患。
项目贯彻“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理念,建立“四新”技术应用目录,投入应用17项“四新”技术,并大力鼓励创新攻关,成立了工匠创新工作室,开展微创新活动,累计形成11项微创新,编制《沙山码头“微创新”汇编》,项目绿色智造关键技术科技示范工程已获批复立项。依托本项目,联合兄弟单位完成了两项市厅级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同时完成申报软件著作权2项、论文录用16篇、完成省级工法1项,目前第二批省级工法共3项正在申报中,为后续港口的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提供支撑的研究成果。
党建引领 为项目建设增添新路径强动力
工程推进中,九江港星子港区沙山作业区综合枢纽码头一期工程GS1-W1标项目部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项目建设新路径,坚持将组织力量有效贯穿在项目谋划、设计、建设全过程,多措并举力促项目建设保质、提速、增效。
中共路港工程有限公司沙山项目部党支部自成立以来,涌现出一批先进个人,目前支部已发展入党积极分子6名。自开工建设以来,支部工作受到上级单位的认可,被集团评为2022年先进集体,并于今年6月荣获集团 “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殊荣。
项目党支部持续打造“奋楫笃行 赣出精品”党建特色品牌。围绕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要求,推动党建与工程建设深度融合,以数字+创新助力工程“智造”,提炼形成“五星智造,匠心筑港”的品质创建特色。建立了五星员工、五星工匠、五星班组、五星工点以及五星构件等五大评选制度,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优,以点带面、以面带全,推动工程建设各方面工作取得实效。
为大力弘扬劳模工匠精神,公司成立了以项目负责人罗凯为领衔人的五星工匠创新工作室,通过工匠创新工作室活动开展激发团队活力,打造项目建设的智囊团、创新源、攻关队;同时,为激发建设者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项目部以建立“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的方式让党员面对难题活跃在一线、扎根在一线、攻坚在一线。
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项目党支部多种形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深化“四在理念”,让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插在工地上、党员冲在前线上、党群连在心坎上,示范带动广大一线建设者冲锋在前、挂图作战,以实干实绩稳步推进工程建设。
春来征程万里阔,扬帆起航正当时。星子港区沙山码头的提前交验,是江西路港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是星子沙山项目团队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持续推进项目高质量绿色化、标准化、智能化建设,推动企业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让高速高效的建设理念在“赣水”彩云间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编辑:翟慧
审核:孙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