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人,从一名施工员到工程师、再到高级工程师,17年如一日,深深扎根公路建设一线;有这样一个人,认真勤勉、扎实肯干,像坚固的桥梁桩基一样,吃苦耐劳,毫无怨言,主动靠前、攻坚克难,时时处处发扬模范带头作用。他,就是青岛公路中心基建处副处长吴净洁(主持工作),一个用行动诠释“智网通衢”服务内涵的公路人,一个用足迹阐述“服务于民奉献社会”服务宗旨的时代先锋。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我们公路人,越是艰苦的环境,越是有公路人的铮铮铁骨”
2004年,吴净洁大学毕业后报道第二天,就分配到正在紧张建设中的正阳西路改扩建工程施工一线。建设期间他每天吃住都在工地,如饥似渴地向身边单位前辈学习,向施工人员学习,不断地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融于到公路项目建设实践中去。在公路建设现场一干就是17年,先后参与双积公路、青银高速等新改建大中修工程72项,建设里程1100公里,危桥改造59座。
2018年5月,上合峰会在青岛举办,作为活动的重要服务保障内容,要在7天时间内,完成5万平方米道路抢修任务,面对机械撤离、料站关闭等困难,吴净洁想方设法协调设备和物料,吃在工地,睡在车上,连续奋战72小时,圆满完成了这一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峰会提供了可靠的交通保障,被授予上合峰会服务保障工作省级先进个人。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次任务请让我先上”
2020年,新冠疫情突袭华夏大地,青岛交通公路系统承担高速卡口防疫任务。吴净洁主动向组织请战,“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年轻力壮,这次任务请让我先上”被批准后,他马不停蹄,去往离城区最远的平度新河收费站,投入到抗击疫情一线。
疫情初期,情况不明,不仅医疗防护物资奇缺,更缺应对疫情的经验和信心,在驻站指导时,当他得知收费工作人员与武汉返青人员有过疑似接触的情况,吴净洁咨询防疫部门第一时间采取了隔离消毒等专业处置措施,同时向组织报告,“为了减少感染风险,不要派其他同志来了,请让我在这里顶住”请求取消轮岗替换计划,吴净洁同志在收费站坚守了四天四夜,直至协调督导工作结束。
攻坚克难,敢啃“硬骨头”
国道204大沽河特大桥项目是胶东国际机场配套应急保障通道、蓝谷至胶东机场快速通道的关键节点。2020年2月,国道204大沽河大桥攻坚队成立,承担项目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全过程推进及管理工作。
吹哨即到位,作为攻坚队主要“突击手”,吴净洁带领团队,深入现场,开展踏勘调研,仅用7天时间完成了详尽的项目推进工作方案,形成“抓重点、攻难点、树亮点”的攻坚思路。按照青岛市委市政府和市交通运输局工作部署,先后两次为工程开工提速,原本12月的前期工作时间压缩到8个月。时间的线性压缩带来工作难度指数型增长,有些攻坚队员犯了难,吴净洁暗下决心,给大家加油鼓劲,同时将计划任务清单化,带领大家逐一分解。攻坚团队全体成员时常开启“白加黑,五加二”工作模式,吴净洁主动放弃市总工会安排的突出贡献人员集中疗养,留下来和攻坚团队继续奋战,攻坚队员纷纷受到鼓舞,对桥梁结构数字化模型等桥梁关键图纸文件进行逐一校对、严格审查。正是因为有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攻坚队连续攻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控制性节点,按时完成前期工作的14项支撑件报批工作。2021年2月,作为青岛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势2021年重点建设项目,国道204大沽河特大桥第一个落地开工。
一丝不苟,严守“高标准”
细节之处见精神,在从事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一线施工、技术和项目管理17年来,吴净洁对待工作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以对组织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做好工作项目管理工作。
为了把工程管理制度落实落地落细,项目施工期间,吴净洁每天“泡”在建设现场,以身作则盯靠一线,不放过现场控制的每一个细节,确保各项质量管理指标都处于受控状态,建设项目百分百合格交付。“管控质量,靠管理和施工人员,更要靠制度和规范。”为了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管理水平齐头并进,不断探索高质量、高水平管理手段,在青岛探索实施施工标准化后,吴净洁率先在其负责的建设项目中推行“标准化”管理模式,让施工标准化成为工作理念、工作流程、工作习惯。经过试点、总结、推广,吴净洁作为副主编编写出版了《青岛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对项目全过程控制指标进行了细化量化,系统地总结了青岛公路建设施工标准化的经验做法,有力地推进了公路建设精细化、标准化水平提升。
刻苦钻研,技术创新“当尖兵”
善思而笃行,从小细节着眼,可以解决大问题。青岛作为港口城市,重载交通占比较高,部分沥青路面运营多年后出现车辙是个常见现象。但在吴净洁看来,这个常见现象却值得深入研究,因为他发现同一条道路的不同部位车辙病害出现时间和严重程度不尽相同。为此,他每遇到重载车密集区域,就进行检测标记,将交通量、车辆类型及道路状况记录下来,直到把手头的公路图画满标记。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地图上的标记全部转化为数据后,病害易发部位和病害成因浮出水面。在公路大中修推行长大纵坡、信控道口、重载车道分幅分区域差异化设计、差异化施工,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有效提升了道路整体运营水平。
近年来,吴净洁先后参与风浪流作用下跨河海桥梁荷载效应、发泡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研究等5项课题科研,发表论文7篇。部分科研项目纳入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先后获得全国市政工程科学技术奖技术开发类二等奖、山东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优秀成果一等奖。
吴净洁同志立足岗位,脚踏实地,扎根公路一线,不断钻研业务技术,初心如磐,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践行了一名公路建设者的承诺,使命如初,在平凡的岗位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编辑:袁梓晴
审核:李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