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首个全场景数智化收费站正式投用

2023-12-25 18:39:50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通讯员 曹楠楠 李静 孙杰 王腾飞 -标准+

12月25日上午,青岛城投集团旗下交发集团负责实施的G2011青新高速城阳北收费站拥堵治理工程通车仪式顺利举行,标志着青岛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又一重要成果落地。市交通运输局、城阳区政府、公安交警等部门及工程各参建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

该收费站系青岛市首个全场景数智化收费站,由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协调,青岛城投集团旗下交发集团投资建设。建设中,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数据应用和收费结算中心具体指导,实现多项创新突破,为建设新型高速公路全场景数智化收费站提供了成熟样板,也进一步助力青岛市加快构建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为百姓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服务。

城阳北收费站作为青岛北部城区重要通道,日均出入口车流量达2.6万辆,原有“两入三出”的收费车道已无法满足车辆通行要求。今年以来,交发集团统筹谋划收费站拓宽改造,同步实施收费站全场景数智化转型升级,通过压茬推进、集约化施工,提前完成改扩建任务。

在工程建设中,交发集团同步实施收费站全场景数智化转型升级,按照“全景覆盖、集约部署、数智管控”的理念,利用收费“智能体”机器人,融合云、大数据、AI等新技术,突破传统人工收费模式,全面实施收费站数字化转型,智慧化管理,具备“无人值守、非现金交易、快速便捷通行”等多种优势,可有效提高收费站车辆通行效率和整体运营管控能力,为青岛市北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本次收费站改造主要从七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创新:

“窄岛化”试点。受周边地域限制,城阳北收费站可扩展面积十分有限,为进一步挖掘通行潜力,该站采用“窄岛化”的理念,全站最窄的收费岛宽度仅0.95米,为全省最窄收费岛。通过变窄4个收费岛,将车道总数由原来的5条增至8条,在有限的收费广场最大程度增加了车道数,有效提高了车辆通行效率。

收费广场少亭化。本次城阳北收费站进行了“少亭化”改造,全站8条收费车道,仅保留出入口两侧共3个混合车道收费岗亭,其余ETC专用车道以及复式收费岗亭全部拆除。“少亭化”改造减少了视野遮挡,使司机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享受到更加畅快的通行体验,不仅将大幅提升收费广场通行能力,还将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

收费岛设备集约化。收费车道将车牌识别设备、费额显示器、自动栏杆机、通行信号灯、语音报警器等多种车道设备进行集成,收费岛仅布设智能关道机、岛头多功能一体机、岛尾多功能栏杆机,整个收费岛设备高度集约化、轻量化,便于设备集中管控与运维,提高整个收费站科技感。

全面使用智能收费机器人。全站除标准化ETC车道外全面使用智能收费机器人,机器人车道占比达到62.5%。智能收费机器人根据车道特点,采取岗亭嵌入式、复式、单体式等多种布设方式,在保证通行效率的同时最大程度实现无人发卡与收费。智能收费机器人支持全车型自助收发卡,通过收费岛头AI感知单元,快速识别车辆信息,上下双操作面板,可根据车辆车型和停靠位置自主定位伸缩,适应小车与大车的交易。同时提供智能语音客服,为驾驶员及时提供使用引导和特情处置服务。

实现收费岗亭智能化。本次城阳北收费站对保留的3个收费岗亭进行了智能化改造,通过集中控制面板,实现一键控制灯、空调、通风、窗帘等设备设施,配备空气传感器联动新风系统带来新鲜空气,可为岗亭收费人员提供便捷、舒适、健康的工作环境。

收费服务移动化。为提高收费现场的特情处置效率,收费广场的疏导员配置了手持移动终端,收费机器人出现的车辆特情,会第一时间发送至移动终端,疏导人员可直接使用手持移动终端进行特情处置,当现场疏导人员不足时,还可通过收费站、区域中心的远程特情处置系统进行客服对话与特情处置,及时服务司乘人员。

LED折面屏精确引导。城阳北收费站车道通行方向雨棚信号灯全部采用LED可编辑式折面屏,折面屏的上屏可通过编辑文字精确提示车道类型并可随时切换,下屏幕可实时显示通行车辆信息及交易结果,方便通行司机更精确的了解车道情况,选择合适的通行车道。

下步,交发集团将围绕“大交通”领域,抢跑“智慧高速”赛道,以城阳北收费站为样板,组织优秀团队,加强保通保畅,在不断创新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全场景数智化收费站建设经验,向同行业提供青岛示范,助力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建设,为人民群众美好出行贡献青岛高速力量。


编辑:袁梓晴

审核:李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