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7项工程获自治区规划勘察设计行业优秀规划勘察设计奖

2024-01-30 16:00:04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梅宁生 米宁平 苏彤毅 -标准+

近日,宁夏规划勘察设计协会、宁夏土木建筑学会组织召开了全区优秀规划勘察设计成果认定,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7项工程荣获自治区规划勘察设计行业优秀规划勘察设计奖。

优秀工程勘察二等奖——银川市沈阳西路(满城北街—新小线)快速通道工程。该项目位于宁夏银川市,起点位于满城街与沈阳路交会处,终点位于新小线高速出口。设置大中桥9座、涵洞3道、下穿绕城高速地下通道一座、互通匝道总长度2028.5米、人行天桥6处、快速通道长度650.0米、挡墙总长度2484.3米。建设内容包括市政桥梁、涵洞、地下通道、道路工程、挡墙以及人行天桥等。作为银川市首条城市快速路,该项目带动了周边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推进银川市西北部区域城市建设与发展,对于提高城市品位、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缓解贺兰山路、大连路的交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项目采用遥感技术、航测三维数字化影像技术、工程地质调绘、钻探、物探、取样、原位测试、地质雷达及室内土工试验等多种勘测技术手段进行综合勘察,全方位保证勘察成果的准确性。同时,通过加密调绘点和勘探点,交错布置钻孔、静力触探孔,结合原位测试和室内实验综合分析,提出桩身承载力折减系数、挡墙结构的坡率等合理化处置方案,为设计方案提供有力数据支撑,确保了工程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综合利用钻探、原位测试、土工试验等方式,提供了地基承载力的准确数值,经过后期现场静载荷试验检测,满足施工期间的“满堂红”结构使用需求,从而为桥梁工程质量提供了有力的前期资料支撑。

优秀工程勘察二等奖——203省道固原机场至上海路改扩建项目。该项目位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终点与上海路平面交叉,全长8.0公里,属既有道路改扩建工程。全线共设置分离式立交2座,通道桥1座,涵洞10道,高路堤1处,项目区位于陇东—陕北—晋西地区,黄土湿陷性强烈,地质条件复杂,全线特殊路基占比为100%。

该项目采用遥感技术、航测三维数字化影像技术和BIM技术等多种手段进行了综合勘察,提高了勘察精度,节省了勘察周期。项目因地制宜,勘察设计结合构造物设置情况,提出了多种黄土处置建议,极大减少建设投资和后期养护投入,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益和经济效益。从实际出发,勘察全过程与设计紧密联系,结合路线水文条件,提出了不同路段的处理深度和范围,有效地保护环境、提高了工程质量、节约了工程造价。

优秀行业工程设计二等奖、优秀工程勘察三等奖——25省道泾源至华亭(宁甘界)公路泾河源至双疙瘩梁段项目。该项目位于宁夏固原市泾源县,通过与22国道的连接实现甘肃华亭与静宁的互联,按照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时速80公里,路基宽度24.5米,全长13.8公里。全线共设置隧道2座、大中桥11座以及通道桥13座,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发育,桥隧比约23%。

项目地质选线提前介入,合理优化路线走廊,采用多种综合勘察方法应用,保证基础资料准确可靠,多种计算软件综合应用,辅助了边坡设计。根据区域特点优化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路堤处置方案,通过钻探、物探与水文测试相结合,查明了隧道围岩等级、涌水量等问题,为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路线按照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环保选线的原则进行设计,路线走向尽量与河流、山川相吻合,不强拉直线、不硬性切割地形,减少高填深挖、降低边坡高度,减少对自然及生态系统的破坏。项目充分发挥绿色公路的设计理念,以安全、经济、环保、美观为原则。针对地区丰富的降水环境,全线设置了边沟、平台排水沟、截水沟、纵横向盲沟及仰斜式排水管等多种排水设施,最大限度的减少了雨水对公路主体所产生的破坏。

优秀行业工程设计二等奖——2022年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取消收费110国道K1253+000-K1268+420(新干公路—银巴路口)段计15.42公里修复养护工程。该项目宁夏境内起点为麻黄沟省界,止于青铜峡卡子庙,全长202公里,是自治区西北、北部地区的次要干线公路。本次养护项目桩号K1253+000-K1268+420段位于银川市西夏区内,起点新干公路,终点银巴路口平交处,养护全长15. 42公里。

该项目坚持绿色、低碳、环保、智慧设计理念,采用了新材料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解决沥青路面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路面抗车辙能力不足的问题。经过多方研讨、现场踏勘,方案比选论证,采用厂拌热再生技术作为本项目的主方案,大幅减少废旧料的堆弃。运用智慧公路设计技术,通过增设可变信息发布屏实时告知公路运行状况,为公路加装“千里眼”,与传统标牌相比,可便信息发布系统能够明确引导驾驶者快速适应信息,创造更好、更安全的交通环境。

优秀行业工程设计三等奖——固原市区至六盘山长征景区旅游公路项目。该项目位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与泾源县内,路线起于固原市原州区中庄水库,终点止于312国道、王洛宾文化园附近。包括主车道与慢行道两部分,其中主车道路线全长52.5公里,双向2车道三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路基宽度路基宽度为7.5米(部分路段采用12.0米和6.5米)。慢行道路线全长54.5公里,路基宽度4.0米。既是一条旅游路,又是一条扶贫路、安全路、产业路。项目的建设是固原市实现全域旅游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也是固原市“十三五”期间打造旅游公路示范工程,与国家层面推进25条国家旅游风景道建设的支持政策相吻合,对完善固原市旅游环线公路网络,推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旅游公路,该项目路线沿途通过多个文物、旅游景点。路线在布设时采用“近而不进”原则,使路线靠近景区方便旅游开发,同时又不能进入或离景点太近,干扰、影响景点的开发与建设。项目修建对沿线自然山体及植被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路基横断面布设时融入了“环境修补,生态修复”的设计理念,主线及慢行道填挖方均设置缓边坡,并尽量减少圬工防护等人工痕迹,便于后期做植被修复,修复后边坡能与自然山体保持自然协调。根据地形及沿线景观节点布置方案,采用与主车道分离设置和并行设置两种方案,在穿越景观节点段慢行道与主车道分离设置,使慢行道可穿梭在沿途路侧景观中,为骑行人提供了丰富多彩骑行体验。在主线与骑行道并行段,主车道与慢行道间设置2米宽景观绿化带,增加沿途骑行景观观赏性。全线体现绿色生态的主题,全路段绿色植被覆盖,打造百里景观绿廊。

优秀行业工程设计三等奖——341国道黑城至海原公路项目。该项目位于宁夏中卫市海原县境内,按照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60公里,路基宽度10米,全长40.01公里。项目全长40.02公里,其中郑旗乡街道利用段总长0.77公里,改建长度为39.25公里。341国道作为黑城至海原县之间的大动脉,在促进两地经济发展、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协调资源流动及配置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项目贯彻节约资源、生态选线相结合的理念开展路线方案的设计。对于路线平纵指标满足设计要求的路段,尽量沿旧路加宽改造,减少征地拆迁,节约建设资金。项目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合理选择路面结构。项目旧路已运营多年,因此在路面设计时充分利用旧路基,减少对旧路的开挖。路面设计考虑了旧路平整度对路面结构厚度的影响,同时也考虑了施工量及适宜厚度的因素。公路桥涵的设计符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的基本原则,对于承载能力较低、旧桥病害发育较多,经计算不满足荷载要求的桥梁采取拆除新建的改造方案。反之则采取加宽利用的改造方案,以减少工程投资规模。

近年来,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提升勘察设计新理念,为区内外客户提供了优质、高效、专业的勘察设计服务项目。下一步,该院将继续强化构建自主创新机制,遵循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精益求精的专业服务赋能地方发展,为推动全区交通运输行业新阶段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编辑:张超群

审核:王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