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新春佳节,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选择默默坚守岗位,守护万家灯火。龙年春节,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交四航局”)就有这样一些员工,忙碌在项目一线……
“在项目部也能感受到过年的氛围”
春节前夕,位于广州花都区赤坭镇的中交四航局清花高速9标项目部比以往清冷了许多,不少人都回家过年了,只有7人留守项目部。虽然人少,但是项目部的年味可一点不少,驻地园区里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各个办公室门口也贴上了春联。
“虽然不能回家,但是我们在项目部也能感受到过年的氛围,和项目部的同事一起过年,也挺开心的。”工程部的技术员吴佳铭这样说道。在项目部,吴佳铭虽然是一个才入职半年的“萌新”,但是工作很有劲头。
春节期间项目停工,但现场仍需进行定期安全巡视,关注现场情况,保障现场物资设备的安全,防止意外发生。天气微凉有风,顺着脖缝往衣服里钻,路面被不知道什么时候下的小雨浸得干一块湿一块,吴佳铭和项目总工邹洋到达现场巡逻,看到现场情况良好,他就放心了一点。
清花高速项目是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第8纵清远清新至珠海金湾”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总体呈南北走向,与西二环共线实现佛江高速公路的北延功能。项目建设的进度很快,隔一段时间就是一个新的样子,吴佳铭说参加工作这半年来,自己的经验也跟项目一样,一直在飞速增长,他很珍惜这样的机会,努力跟着前辈们学习经验,希望能让自己成为施工建设中的中坚力量,然后见证项目竣工、清花高速通车。
爆竹声中一岁除。除夕那天,吴佳铭在视频中跟家里人打招呼,他一一回答着家里人的问题,还将一同留守在项目部的同事介绍给家人认识,给家里人拜年。虽然没有回家,但是他并不孤单。新年新气象,有很多事要做、要分享,吴佳铭充满期待。
“干工程就是要勇担当”
夜晚的渠江,一束束耀眼的火花升空、绽放,映照着中交四航局渠江风洞子航运工程现场的每一个忙碌的身影。
运输车队在两岸频繁来回运料,施工班组一刻不停地往消力池里输送原料,质检部随即对已经浇筑好的构件进行检测,站在闸墩模板高处平台上的项目副经理廖周文注视着现场的一举一动。
“时间紧、任务重,要在汛期来临之前完成右岸十五孔泄洪冲沙闸,作为党员领导,更要以身作则,做好现场各项工作的统筹。”项目副经理廖周文深感使命在肩。
四川达州渠江风洞子航运工程以航运为主,是兼顾防洪防汛、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电力供应、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综合性枢纽工程。项目部从开工开始,面临时间紧、任务重、枯期短、汛期长等不利因素。今年突发连续阴雨的不利天气,又给原本繁重的施工增加了困难。
冒着风雨,项目部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坚战”。深夜,渠江两岸灯火通明,施工现场亮如白昼,人头攒动,喇叭声、机械轰鸣声、工具碰撞声相互交织,一场人机协同作业施工的大会战正如火如荼地上演着。
“干工程就是要勇担当、敢拼搏,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这已经成为了廖周文的工作守则,也逐渐成为项目部全员的共识。
留守岗位也不忘过好春节。为了让留守员工也过个好年,项目部提前组织安排,开展新春年夜饭、新春游园会、新春篮球赛等活动,营造喜乐气氛。在新春年夜饭上,廖周文激动地说:“2023年,项目部圆满完成了左岸五孔泄洪冲沙闸过流验收、二枯围堰截流验收、钢栈桥顺利通车等多项节点,我要感谢各位的努力,祝大家新年快乐,2024一起加油!”现场掌声连连,“叫醒”了即将到来的2024。
从工作到现在,廖周文坚持着对现场每日检查的习惯,即使春节期间也不停歇。说起新年期望,他表示:“2024年,右岸十五孔泄洪冲沙闸、发电厂房等二枯期任务已全面开启,希望我们继续勠力同心、共铸辉煌!”
“过年我选择和施工作业人员一起坚守岗位”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当人们纷纷踏上归乡路,与家人团聚之时,身为黄埔珠江村旧村改造项目技术部副部长的张天旭,依然选择默默坚守岗位,用行动书写央企人的付出与奉献。
黄埔珠江村旧村改造项目地处广州黄埔海丝城核心区域,是黄埔区2022年探索承诺制信任审批的“头部”项目,也是中交四航局首个广州核心区域的城市更新项目。
为保证复建安置房高质量交付、村民早日回迁上楼,黄埔珠江村旧村改造项目过年不“打烊”,春节期间依然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确保春节期间项目建设不减速。“现在是项目开好头的关键环节,策划和方案要先行,过年我选择和施工作业人员一起坚守岗位。”就这样,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张天旭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严格执行春节期间值班要求,定期巡视现场,紧盯7#地块基坑土方开挖作业,确保排水、基坑监测等关键措施落实到位,深入排查各类潜在风险隐患,守牢战备安全底线。巡视之余,他合理规划时间,认真钻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深夜里,往往一个人点亮办公区二楼尽头的阑珊灯火。
“多了一份坚守和使命”
春节临近,南沙龙穴岛大型巡逻船码头工程监测工期愈发紧迫,但春节期间,项目留守人员较少。项目技术骨干、现场负责人林运飞便主动提出代替龙穴岛的同事们值班,帮助他们在春节期间承担一些值班工作。
值班当天,林运飞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根据码头的风速和气温安排工作顺序,因为他知道风速过快和冷热交替的天气会影响仪器的精度,不适合基坑表层沉降的监测。为了保护基坑真空膜不被鞋子踩破,他只好赤着双脚,双手提着仪器,一个点一个点的监测水位、分层沉降、孔隙水压力和深层水平位移,紧赶慢赶在饭点前完成了上午的任务。下午,等气温稳定后,他提着三脚架和全站仪沿基坑边缘走到观测点,架好仪器、调平、设站、测点、记录数据,一气呵成,如往常一样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任务。
对于林运飞来说,值班期间的工作和平时没有什么不同。“多了一份坚守和使命,项目部同事的信任,也让我更加清楚默默守护的意义。”林运飞说。
编辑:李旭雅
审核: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