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四下基层”解难题,偏远群众走上“致富路”

2024-06-01 17:18:58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通讯员 何太彪 宁渊华 杨曦 -标准+

近年来,面对农村公路建设新形势、新特点、新任务、新使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交通运输局党组科学识变、积极求变、主动应变,聚焦农村公路建设领域的堵点、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践行“四下基层”要求,深化推广党建引领村级自建农村公路模式,通过走村、入户、问民、解忧,推动全州农村公路建设破困突围、创优提质。

深化理论武装 厚植农村公路建设群众基础

自然村通路是农村公路建设的落脚点。要在全州推行好党建引领村级自建农村公路模式关键在基层,关键靠广大干部群众准确领会、真心践行、团结奋斗。大理州交通运输局党组坚持“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的理念,建立领导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联系县市党建引领建设农村公路项目工作机制,负责挂联县市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指导、技术服务、监督管理等工作。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走访动员,结合党的理论宣讲,活用“方言”“土话”“白话”向村民群众解读党建引领村级自建农村公路的相关政策,全面分析村级自建农村公路的优势好处,在施工现场手把手提供技术指导服务,通过将政策“讲明白”,将好处“摆出来”,把技术“教到位”,推动群众听得懂、消化快、掌握牢,极大地激发了全州各县市乡镇村民群众自发建设农村公路的内生动力,在全州各村镇掀起了农村公路建设热潮。

深耕调研破题 改善农村公路建设政策措施

调查研究是农村公路建设创优提质的前提。全州各县市县情、乡情、村情各不相同,并不是所有30户以上农村公路项目都适用党建引领村级自建模式建设农村公路。大理州交通运输局深入一线调研,因地制宜、科学分析,本着“哪里路不通,哪里路难走,就往哪里去”的工作原则,跑村进山,实地踏勘,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听民声、问民需、察民情、访民意,详细掌握了解各村镇对党建引领村级自建农村公路工作的意见想法,在田间地头和街头巷尾中探索完善农村公路建设新模式。通过深入调研,充分掌握了各地农村公路建设一手情况,并结合调研情况,科学制定政策措施,在全州择优遴选了一批建设条件优、群众积极性高、建设成本可控的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项目立项施工。同时,推动全州农村公路建设模式从EPC、社会公开招标为主,向“EPC+社会公开招标+村级自建”多元模式转变,有效纠治、缓解了调研中发现的流标、停工等问题。

聚焦群众意见 打通农村公路建设难点堵点

在村级自建农村公路模式中,党建引领是核心,群众支持是根本,为更加突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做深做实做细群众工作,大理州交通运输局充分运用“一线工作法”,全面践行“现场办公下基层”,把“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开成政策解读会、工作协调会、问题答疑会和困难解决会。为确保现场办公出实效,避免现场办公会流于形式成为“聊天会”,与会领导干部以调研情况为遵循,以现实问题为切入点,直击难点堵点痛点,基层党员带好头,敢想敢说,引导村民群众直观表达内心关于党建引领村级自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建议。如在南涧县公郎镇自可咱大村的现场办公会中,村民群众就当地农村公路建设问题踊跃发言,反映了政策理解不够深入、安防工程滞后、资金筹措困难等问题。与会州县交通运输部门人员本着“问题解决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的工作原则,现场就党建引领农村公路建设政策措施进行耐心宣讲,组织村民群众认真学习农村公路建设专业知识,明确安防工程建设各项具体工作,规定任务进度,压实工作责任,优化筹资筹劳方案,使用村级集体经济、社会捐赠、整合项目等方式补齐建设资金缺口。切实以“现场就办,马上就干”的工作方法让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落实,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办事效率,着力打通各村级自建农村公路的难点、堵点。

通过用好“四下基层”的“金钥匙”,截至目前,全州各县已基本完成村级自建农村公路项目清单确定,巍山县、南涧县、剑川县、祥云县、永平县、漾濞县等已启动部分村级自建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年内计划采取村级自建里程不少于300公里,占年度下达计划的30%以上,预计可避免地方政府债务增加9000余万元。

编辑:廖芊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