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红安:路畅华家河高唱幸福歌

2024-06-20 11:25:17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驻湖北首席记者 潘庆芳 通讯员 王章绩 程红星 -标准+

6月13日,记者在两车道沥青公路翻山越岭的湖北省红安县华家河镇滠水源村,不时见到大货车运输又长又高的风力发电叶片。

滠水源村党总支书记陈咏成说:“华润风电的人员说了,要是没有两车道村路,大叶片根本运不进来,更不会来村里投资荒山风力发电的,扩宽后的村路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和产业发展,而且增加了集体收入,滠水源村因路变成了和美乡村示范点。”

路通乡村变,路美产业兴。华家河镇党委书记方辉说:“我们通过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既方便了村民安全出行,又促进了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让村民共享交通发展红利。”

91ed46c416afe543a20845b56fd5dab.jpg

共同缔造美丽村路

华家河镇因明代文人雅士曾在这里写过:“狮子盘球翻车岭,鸡冠石,称砣坡,金盆闹月华家河”的诗句而得名。

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造福村民百姓。华家河镇党委秉持“公路+”发展理念,以“共谋、共建、共管、共养、美丽农村路共同缔造”为工作思路,高标准、高质量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美丽村路共缔造,幸福生活更美好。红安县金沙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主任、交通运输局局长冯兴潮说:“推广共同缔造理念提档升级村路,发挥村民在我家门口那条路建设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用实践证明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依然是交通人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过程中必须始终贯彻的根本工作路线。”

滠水源村的两车道村路是去年新建的10.9公里华碾线,2.3公里路基占用村民山地21亩,涉及300多户村民,村民自愿捐赠山地没要补偿,村里仅给3户调配了地块。

新建5.5米宽5.6公里沥青道路,概算投资500余万元,修路不能增加村民和集体负担,钱从哪里来?

华家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熊欢说,我们采取“交通部门政策补助一点、镇级财政补贴一点、发动乡贤能人捐助一点”的工作方式,筹集缺口资金,同时引导沿线行政村成立村民理事会,全过程参与道路建设监管、协调等事项,沿线村民自觉拆除道路控制区内临时建筑,部分乡贤、能人踊跃捐款,村民主动投工投劳、有车辆、机械设备的村民提供设备又让利。

以前偏僻村落,如今成了投资热点。进村道路扩宽了,河南老板付国运流转村里500多亩山地种植玄参、菊花等中药材,不仅盘活了荒地,村民有了流转费、基地务工收入。

陈咏成说:“交通部门帮我们修通了好路,华碾线直通13公里外的高速公路收费站,3位在广东当老板的村民回乡流转1000亩土地种菜直供广东,村里嫁出去的姑娘陈方等还带头捐赠了300多盏太阳能路灯,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

3920f2e8f2ec53cfc896e2cdfd33de5.jpg

祝家楼成为网红打卡地

已有600年历史的祝家楼,明清古建筑群绵延至今,其高耸的马头墙,巨大的条石砖,古朴的木雕、石刻无不展现着先人的智慧与荣光。更有红色,鄂豫皖苏维埃政府曾设立于此,革命标语在古色的青砖墙上依然清晰可见。

厚重的历史因交通不便,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红安县交通运输局、华家河镇政府联合将贯穿祝楼村长5.3公里的公路,升级改造为宽7米的沥青路面,同步配套安防、绿化、排水、交通驿站等附属设施,总投资2508万元。

如今,镇村公交、旅游专线直达祝楼村,便利的交通条件加持,祝楼村在绿色、古色、红色中盛名远扬,红安大布、红安绣活、大鼓、鼓书等一大批非遗文化在此薪火相传,参观游客络绎不绝,村级物流点更是将红安大布、红安绣活寄到全国各地。

看到络绎不绝的游客,2名企业老板回乡开办餐馆,方便游客。“我在村里请了4人帮工,每月有5万元营业收入,在家门口也能挣钱。”凤凰山居餐馆老板苏敏说。

祝家楼村党支部书记祝尚海说,2023年游客达10万人次,带动村民年人均增收5000元。

“以前回趟娘家,要在镇上转乘面的,车况不好不说,路上还颠簸,回来就晕车,现在道路又宽又平整,坐电动公交车再也不晕车了。”家住县城的祝女士说。

华格里成古村落博物馆

沿着蜿蜒幽静的山路盘旋而上,走进古色古香特色民居的阳台山村华格里村落,一座座古民居依山而建,高低错落,门前小桥流水、水车瀑布,屋后茶树漫山、果蔬飘香。有的游客在观景亭里开心掼蛋,有的游客拿着手机打卡,有的游客在房间里享受休闲时光。

“华格里是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这里有鄂东北(红安)传统特色民居,也有丰富的森林植被,交通运输部门打通了上山的瓶颈路,既方便物资运输,又方便游客进出。”来此研究传统特色民居的华中科技大学郑国庆教授说。

“老屋变民宿,最大的受益者是我们。我家废弃的一栋老屋获得3万多元的租赁费。”54岁的村民邓庆鹏说。

好路通到华格里,就业增收村民欢喜。村民彭秀菊说:“没想到50岁还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每月3000多元。”

华家河镇党委委员程红星说:“华格里让沉寂的深山小村人气越来越旺,村里逐步走上农文旅协同发展之路。”

华格里集文化交流、森林康养、文旅休闲、特色农林产品于一体的同时,在青山绿水、苍松云海间,既为生活在喧嚣都市里的人们提供了诗和远方的精神栖息地,又为一个古村落活化提供了样本,还为和美乡村建设探索了新路径。

“四好农村路”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阳台山村党支部书记卢继军说,10多名村民在华格里就业,游客多了,村民的山茶油、野菜汁、珍珠花等土特产俏销价好。阳台山村是“全国第一批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单位”“湖北省级生态村”、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茶叶)示范村镇”……

路畅华家河,村民笑脸多,富民产业旺,高唱幸福歌。华家河镇已开通旅游专线3条,建有镇级物流中转站3个,村村通公交(客运),湾湾有物流点,村村有产业,2023年全镇规上工业总产值1.3亿元,实现净利税1072万元,极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

编辑: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