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烤”验、清凉有方!湖北交通快速响应有“凉策”

2024-07-29 14:38:34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驻湖北首席记者 潘庆芳 通讯员 徐胜 -标准+

大暑节气过后,湖北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气象部门连续发送高温预警信息,近六成县市最高气温超过38℃,有的县市打破当地历史最高气温纪录。不惧酷暑高温“烤”验,湖北交通运输人坚守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用汗水书写着责任与担当,绘就了一幅动人的劳动画卷。

“夏送清凉”是湖北省交通运输行业的一贯作风。湖北省交通运输系统开展形式多样的高温慰问活动,同时要求所有交通在建项目在做好防暑降温的基础上,落实错峰施工制度,最大限度关爱一线施工人员。与此同时,高温下全省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快速启动高温响应,及时送出“凉方”“凉策”。

为更好地服务过往司乘人员,湖北省各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在收费广场、服务区、“司机之家”、交通驿站等处设立“爱心驿站”,积极开展“情暖征途·酷暑送清凉”、伏天送清凉,关爱情满途”等志愿服务活动,用绿豆汤、西瓜、凉茶这些解暑神器,续写夏日温情,不仅提供清凉物资以解酷暑之苦,更致力于构建一个和谐、温馨且秩序井然的道路出行环境,为辛勤奔波的货车司机们打造更加舒适、安全的行车体验,让每一位在路上的司机朋友都能感受到如沐春风的清凉与关怀,确保“清凉一夏”,安全出行。

7月25日,正午时分,烈日如炬,将荆楚大地烤得滚烫。三省交界的杭瑞高速通城收费站“爱心驿站”,瑶乡隽妞志愿者用西瓜的甜香、纯净水的清凉、绿豆汤的滋润,为过往的司乘朋友带来一丝丝慰藉,仿佛在说:“无论多热,我们都在这里,为您保驾护航。”

在武汉火车站,刚走下站台的西安旅客屈钧伸出手掌接住细密的降温水雾。“真贴心。”他感叹说。武汉火车站综管办李晓白介绍,高温暑运期间火车站日均客流量达22万至25万人次,开设了24小时便民服务亭,提供十滴水、藿香正气水和人丹等消暑用品。在车站换乘公交站、出租车站等旅客集中带,喷雾降温系统“严阵以待”,当气温超过30摄氏度时,会自动启动,细密的水雾会迅速蒸发,带走热量,为旅客送去一丝清凉。

“快上车凉快凉快。”中午13时,烈阳高照,蝉鸣阵阵,在武汉市解放大道堤角公交始发站,市民沈女士带着女儿登上509路公交,一踏进车厢,凉气瞬间袭来。509路驾驶员沈云龙介绍,连日来,线路实行始发站“车等人”服务,驾驶员们在发车前会提前5分钟上车开启空调,关闭车门和车窗,让车厢温度降至26℃以后再出场,让市民乘客一上车就享受清凉。

窗外烈日炎炎,车内凉爽沁心。在高温天气下忙碌了一上午的工友们坐在宜昌市纳凉公交车内午休纳凉。随着气温升高、正式入伏,宜昌纳凉公交第三季再次开行。前期经与宜昌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以及相关建设单位的对接沟通,宜昌公交集团在沿江大道商业商务项目工地、花溪路快速路项目工地和市档案馆新馆项目工地安排4辆新能源公交车,为三处施工项目的建筑工人们提供午休纳凉服务,根据实际需求,可动态调整服务时间和地点。宜昌公交集团还在车内配备了饮用水、一次性纸杯、鞋套、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纳凉物资,为城市施工建设者们、市民和游客送去清凉一“夏”。

7月22日是大暑节气,武汉迎来38℃+的高温天气,武汉地铁200余座地下车站也全部开放了纳凉专区,各车站划出了一块乘客通行较少的区域作为纳凉专区,现场摆放着一排红色的折叠小板凳,纳凉区选址也经过认真考量,专门选在了靠近洗手间和自动售货机的地方,方便有需要的乘客就近使用,避免在车站内两边来回跑。针对纳凉乘客携带婴儿车较多的情况,车站在纳凉点对面的区域划出一块空场地专门摆放婴儿车,避免影响其他乘客通行。站内广播循环播放着温馨提示,还配备了防暑降温药品,并专门进行了防中暑的应急培训,纳凉区增加巡视和保洁频次。

在这片被高温炙烤的大地上,湖北交通运输人用自己的汗水与坚持,谱写了战高温、保安全、护畅通一曲曲动人的赞歌。他们不仅是高温下的“逆行者”,更是推动交通强国高质量发展的“火”样担当,让我们向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们致敬!

编辑:李源源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