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长江中游的湖北省江陵县马家寨乡同心村江边,由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湖北观音寺长江大桥北岸主塔钢壳首节段吊装到位,标志着大桥全面进入上塔柱施工阶段。
观音寺长江大桥主塔高262米,塔身外观呈A型,采用混合式组合桥塔结构。上塔柱107米范围内,为何要选用钢壳材质?中国铁建大桥局武松项目副经理王伟解释,如果将主塔比喻成一个人,中下塔柱部分犹如我们粗壮有力的腿,采用混凝土塔截面,能够充分发挥混凝土抗压强度高的特点,为大桥提供稳固下盘;而上塔柱部分犹如我们坚实的臂膀,采用钢壳混凝土塔组合结构,为混凝土穿上“钢铁铠甲”,便能提高因160根索张拉产生的横向抗裂能力。
据了解,建成后的大桥主塔整体好似千手观音,160根斜拉索好似张开的手臂,稳稳拉住整个桥面主梁系统,这样的“手臂”最大拉力达到1400多吨,相当于提起1400多辆小汽车。其建设难度之大不言而喻。
王伟介绍,为保证钢混结合段的施工质量及安装精度,项目团队采用自主研发多功能可调节吊具对钢壳节段进行整体起吊,确保空间姿态平稳。同时利用4台三向千斤顶对钢混结合段进行精确调整,确保施工误差在2毫米以内。
观音寺长江大桥主跨1160米,一跨过江,是武松高速公路江陵至松滋段的过江通道,建成后将是武汉都市圈连接宜荆荆都市圈的重要快捷通道。据悉,该桥北岸主塔计划2025年初实现封顶。大桥建成后,对完善长江经济带骨干路网结构、优化湖北省高速公路网布局、加强武汉城市圈与中游城市群之间的联系、发挥沿线资源优势、推动区域产业协作、提高防洪救援能力、促进经济复苏和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李源源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