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转变“六心”行动提升云南怒江交通运输服务质量

2024-09-25 17:03:34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新跃华 -标准+

近年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坚持“七个”转变,开展“六心”行动,不断提升行业服务质量,积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坚持“七个”转变,提高主动服务市场意识。坚持从“慢半拍”服务向“快半拍”服务转变。将道路运输领域的涉企行政许可事项全部集中在州、4个县(市)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大幅度缩短办理时限,实现“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100%网上办理。

坚持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以治理“非法”营运、站外揽客以及出租汽车不打表乱收费等行业乱象为切入点,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横向与公安交警、市政和路政联合执法,纵向推进全州运政系统联合执法等方式,持续以经济处罚拳、吊销驾照拳、行政拘留拳、扣留车辆拳以及集中曝光拳“五拳”为抓手,扎实开展好全州道路运输行业“打非治违”工作。今年上半年,全州出动执法人数674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50辆次,检查车辆3074余辆次,处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104起,查获非法营运车辆10辆,没收线路牌9块,教育放行170余人次,行政执法公示1期,有效维护和净化了道路运输市场秩序。

坚持从“数量服务”向“质量服务”转变。不再只关注出动多少执法人员、检查多少运输车辆、检查多少户次运输企业以及处理多少投诉案件等数量服务,而是更加注重对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在媒体上每个季度集中曝光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和个人,以加大失信惩戒力度,提升企业和从业人员遵法、守法意识,全力营造合法经营的良好营商环境。

坚持从“冷脸服务”向“笑脸服务”转变。落实《首问首办责任制》等机制,常态化开展好比素质、比安全、比服务、比成绩、比作风“五比”活动和争做团结、实干、遵纪、廉洁、学习、落实“六个模范”活动,切实杜绝工作中“门难进、脸难看”、推诿和刁难业户以及冷遇道路运输业户等冷脸服务情形的发生。2023年至2024年6月,共受理完成交通热线12328各类电话举报300余件。

坚持从“室内服务”向“一线服务”转变。执法人员走出办公室,带着问题走进道路运输企业,带着感情深入群众走访,在一线摸准实情,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难题。

坚持从“拖”“绕”服务向“快”“直”服务转变。直面困难,快速行动,不拖、不推、不绕,千方百计为道路运输企业和个人排忧解难,共协调解决54项;

坚持从“陌生”服务向“熟练”服务转变。围绕工作中“业务不精、“知识空白”、“本领恐慌导致不敢担当、不愿担当以及不会担当”等问题,对55名执法人员进行了全员轮训,仅2024年1至9月参加各类培训学习400余人次,形成了“在干中学”和“在学中干”的重学习、重实践良好氛围。

开展“六心”行动,提升从业人员服务质量。在道路运输企业和广大出租车驾驶员中广泛开展“六心”行动,大力倡导文明驾驶,树立行业良好形象。收费要“公心”。按照出租车管理的相关要求,严格执行打表计时收费要求,不昧着良心乱收费;服务要“热心”。要礼貌接待每一位乘客,热心为乘客服务,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乘客要服务热情,照顾周到;安全要“用心”。从不穿拖鞋、不打手持电话等细节开始做起,切实把安全生产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卫生要“舒心”。要保持车内干净整洁,给乘客舒适乘车体验;管理要“细心”。要强化举措,做到精细化管理;对职工要“关心”。企业要关心关爱出租车驾驶员群体,帮助解决他们的烦心事揪心事,给予他们更多温暖,从而调动出租车驾驶员积极性,为文明城市创建做出积极贡献。

优质服务促进了全州道路运输市场有序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全州共有5户公交车公司,共有159辆公交车,其中新能源公交车157辆,占比98.7%;出租汽车共有6户,457辆出租车,推广应用新能源出租车158辆,新能源出租车占比34.6%。道路旅客班线客运经营业户27户(其中班线客运14户;包车客运13户),营运车辆1168辆(其中班线客运车辆874辆;包车客运车辆294辆);危险货物运输企业7户,车辆57辆;道路运输从业人员19140人。 

编辑:李源源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