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刚过完,北京多个交通重点建设项目现场已是一派繁忙景象,吹响了复工复产蓄势稳进的集结号。在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区的湾里项目施工现场,白色的水泥灰浆不断飞溅,工人们在有限的空间里有序忙碌着,焊接、钻孔、搬运……各种轰鸣声交织成了一曲工程的交响乐。
北京环汇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童德华表示,春节后,项目外幕墙、机电安装、室内精装等环节施工人员已经复工复产,目前项目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已全部到岗,到岗施工人员约600人,材料及机械等将陆续进场投入建设。
据悉,湾里项目的前身是北京地铁7号线花庄站的张家湾车辆段。依靠北京市轨道交通得天独厚的优势,未来,湾里项目将有7号线、1号线-八通线、S6线三线交会,串联起北京首都机场和北京大兴机场。同时,项目距离河北廊坊市中心仅35公里,距离天津110公里左右,建成后集吃、住、游、购、娱于一体的湾里小镇将成为现代便捷交通带动京津冀一体化的真实展现。
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从年味余韵中收心聚力,按下复工复产“加速键”,这样热火朝天的场面在北京各个项目工地随处可见。
今年基本建成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同样吹响了开工建设的集结号。在枢纽东广场入口可以看到,形状如“京帆”的屋盖已基本完工,犹如百余年前在大运河畔穿梭的船帆。沿着步行梯下行到铁路站台层,可以看到作业面被有序分割成数个单元格,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作业,有的在操作机械、有的在焊装梁板,机器轰鸣、焊花飞溅。
“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已实现主体基本完工,正全面推进机电设备安装、装修装饰和运营筹备等工作。预计年内将完成主体工程机电安装及开通范围内的设备联调联试,预计2025年年底基本建成。”京投枢纽公司建设管理部副部长刘新建表示,目前,该项目涉及主体工程的12家施工总包单位已实现复工,同步推进园林工程、市政道路工程等施工,现场复工人数近2000人。
据悉,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标志性工程,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预计2025年底基本建成。按照规划,从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出发可15分钟到北京首都机场、35分钟到北京大兴机场和河北唐山站、1小时到河北雄安新区和天津市滨海新区。
争取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
“我已经在这个工地干了两年多了,今年春节假期结束后,在开始安全培训和设备检修后,我就立即投入到了复工复产中,争取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在丽泽城市航站楼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项目现场,来自河北省张家口市的钢筋工甄师傅憨厚地说。
今年是丽泽城市航站楼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的关键之年。为顺利实现节后复工复产,京丽航公司组织参建单位提前谋划,制定复工复产方案,保证施工人员按时返岗;节后迅速组织参建单位做好复工五方验收、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安全及技术交底等复工前准备工作。
京丽航公司工程管理部经理马晓卫表示,目前,南侧盖挖逆作范围完成B1、B2、B3层结构,完成丽泽路红线范围土方回填及场地移交。北侧盖挖逆作范围完成B3层结构,中间支撑结构完成30%,钢结构、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土方开挖等施工人员已陆续集结返岗,全部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各参建单位将全力冲刺“开门红”及年度建设目标任务,力争今年年底地下主体结构全部完成。
编辑:陈思皓
责编:
审核:曹文娟 王姗姗 马士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