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路行”到“一路游”“一路兴”

普洱绿美公路赋能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2025-06-03 14:30:52 来源: 作者:​李泽燕 -标准+

当端午的粽香、药香、咖香、茶香遇上普洱绿美公路,游客们在青山绿水间共赴一场传承与欢乐的双向奔赴。

今年端午,云南普洱公路局以“破圈思维”整合资源,系统性挖掘、创造性转化当地文旅资源,同时围绕传统节假日、旅游旺季等时间节点,从供需两端发力,从“一路行”到“一路游”“一路兴”,助力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从“行路”到“游路” 骑行穿梭茶山云海

6月1日,“骑遇普洱·迈象征途”2025思茅倚象山地自行车赛在普洱市思茅区中华普洱茶博览苑开赛。普洱公路局思茅公路分局管养的227国道帝泊洱大道是此次进入山地自行车比赛场地的必经之路,也是“粽香菌韵·踏夏寻鲜”主题活动的交通要道。普洱公路局聚焦“一山一水”,通过“绿美公路+”融合方式,打破出行服务边界,链接沿线文旅产业。从公路养护保洁、路域环境整治、波形护栏维护、安全应急处置等多方面着手,增加路段的保洁频率、加强路面清扫,对路面坑槽、裂缝、车辙等病害进行集中修补,完善标识标牌、安装波形护栏,浇筑钢筋混凝土护栏等,通过添红增绿、补差和提质实施绿化美化,实现以路串景、融路于景,进一步提升公路路况,服务赛事。

赛事结束后,游客们可以来到紧邻227国道帝泊洱大道倚象大寨“普洱野生菌第一村”,体验包粽子、端午民俗DIY、辨识野生菌、端午游园会、野生菌和百草根科普展等活动。这一路,不仅是一次沉浸式的“桃源”出游,更是一次“闻粽香、寻菌鲜”的美食之旅。

从“路兴”到“业兴” 当地群众丰衣“竹”食

端午假期,普洱市思茅区的街头巷尾弥漫着独特的百草根香味,作为以“食百草根”为端午传统习俗的城市,“五月五,换肠肚”的养生传统,随着普洱市13届百草根美食旅游文化节的开幕,吸引了无数食客与游客前来。为迎接八方来客,普洱公路局按照“畅、安、舒、绿、美”的目标,尊重生态特性、融入文化特质,对进出城区的公路进行全面提升,结合季节特点,利用雨季来临前绿化生长缓慢期,对影响行车视距、遮挡交通标志标牌的绿植进行修剪,达到上看成线、侧看成面,树成型、草成坪的绿化景观效果;同时加强路警共建,强化汛情和警情等信息沟通共享,重点提高公路巡查频次,紧盯重点路段和高危边坡,确保路网安全运营,提升游客出行体验感和满意度,切实服务好旅游经济发展。

为助力思茅街道莲花村办好思茅区第二届甜龙竹笋丰收旅游季活动,普洱公路局以路为媒,聚焦“一村一品”,推动竹林经济与交旅产业深度融合,将沥青旧料“变废为宝”,硬化活动主场地,实现资源回收再利用,做到节约资源的同时又能为群众办实事,不断推动“竹林美、竹业兴、竹农富”的产业发展目标,让甜龙竹产业成为生态富民的“绿色银行”,做实做好“小而美”的民生工程。

甜龙竹笋因其“清脆、甘甜、爽口”而闻名,莲花村的村民们靠着种植甜龙竹笋,过上了“丰衣‘竹’食”的生活。思茅区第二届甜龙竹笋丰收旅游季活动设置了笋王争霸赛、“笋间寻踪”趣野挖笋、“竹”够有趣篝火晚会、全笋长街品鲜宴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验项目。项目以甜龙竹笋为主题,融合了文艺表演、亲子互动、体育竞技、特色美食等多种元素,大大提升了旅游活动的丰富度。

当公路不再只是空间位移的手段,而是游客探索体验的内容、乡村产业的支撑,公路从单一的出行载体升级为承载文化、农业、旅游和消费体验的综合载体。普洱公路局将持续深化“行业+属地”共建模式,以满足美好生活的向往为需求,推动“为一场赛事赴一座城市”成为百姓共识、“因一项运动爱上一方水土”成为发展趋势、“心安此处乐享生活即是吾乡”成为人生目标,让游客在四季如歌中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编辑:付饶

责编:张家顺

审核:潘思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