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滇西抗战的烽火记忆与百年家风的墨香底蕴在梁河相遇,35名公路人用脚步丈量红色土地,以心灵解码“初心”的时代答案。7月17日,云南德宏公路局机关党总支与梁河公路分局党总支联合开展的主题党日活动,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让红色基因与廉洁家风成为照亮征途的精神火炬。
在史料与誓言间,触摸信仰的温度
泛黄的文献里藏着怎样的精神密码?在德宏州第一个党组织梁河县特委纪念馆,党员们俯身凝视滇西抗战时期的步枪与电报,讲解员口中“特委带领群众用马帮运送弹药”的细节,让“浴血奋战”不再是教科书上的抽象词汇。当35只右拳在鲜红党旗下同时举起,入党誓词的铿锵回声,恰似对纪念馆内革命先辈的隔空应答——从滇缅公路的烽火岁月到新时代的公路建设,变的是交通工具的迭代,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
从宗祠家训到公路人生:廉洁是最硬的“铺路石”
尹氏宗祠的青砖黛瓦间,古训如清风拂面,党员们在先辈的教诲中汲取廉洁智慧。数百年来,梁河尹氏以“忠孝系世 诗书传家”为家规家训,历代尹氏族人传承家训,严守祖规,重视教育,躬身践行,力争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党员们驻足于尹氏宗祠“家风长廊”里,突然读懂:公路人手中的沥青与混凝土,何尝不是另一种“传家宝”?正如老公路人常说的“修路如修心,半点假不得”,尹氏家风中的“严”与公路行业的“实”在此刻共振——廉洁,从来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融入每一公里养护工程的“质量承诺”。
当民族旋律遇见时代誓言:红色教育可以这样“潮”
“唱支山歌给党听”的葫芦丝旋律响起时,谁能想到这悠扬的傣家调子,竟能与红色教育如此精妙地结合?《苦难辉煌》读书心得分享激发党员们铭记历史、砥砺前行的信念;诗朗诵《信仰的力量》不仅是对信仰的诠释,更是对全体党员的精神召唤;《爱国华侨梁金山》的故事让“家国大义”具象为滇缅公路上的一捧碎石;齐诵《我是共产党员》时,党员们坚定的目光与纪念馆里先辈的照片形成奇妙呼应。这场“故事+音乐+诵读”的沉浸式课堂证明:红色教育不必正襟危坐,当历史以“可听、可感、可参与”的方式呈现,信仰的种子自会在心中生根。
我们修的不只是路,更是通往民心的“初心之路”,当红色地标成为“活教材”,当家规家训化作“指南针”,这场跨越时空的初心对话,正让每一名公路人明白:最好的传承,是把历史的精神密码,转化为脚下每一步的坚定前行。
编辑:章润良 李维俭
责编:张家顺
审核:潘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