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323(瑞金-清水河公路)K2679+000-K2749+000路段,曾因等级低、年久失修而成为制约沿线乡镇发展的痛点。为破解这一困境,临翔公路分局自2021年接养该路段后,主动作为,成功向临沧公路局及云南省公路局申报项目并争取到专项资金,重点实施了结构性修复、安全提升及危桥加固等系列工程。历经三年攻坚,累计投入1.0506亿元,一系列根治性的改造提升工程让这条动脉重焕活力。
公路畅,百业旺。国道323线云南临翔段如同大地的动脉,将沿途的美景与民生希望紧密相连;而岔连的一条条支线公路,则如毛细血管般延伸至乡村的每个角落,为乡村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地活力。它们共同构筑起一道流动的脉络,把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文旅融合紧密相连,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崭新气象。
助力富民增收
路修道老百姓家门口,也修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在临沧大街小巷叫卖的“马台香蕉”因其自然成熟、香甜软糯的口感好而倍受人们喜爱。马台乡忙来组种香蕉的唐大爷谈及如今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说:“路修好后,老板们直接开车到地里收购香蕉,香蕉现摘现运,不仅价格更稳,果子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一路颠簸磕碰损坏了,我们再也不用为销路发愁。这条路我们盼了多少年啊!如今它真成了我们实实在在的致富路!”
路好走了,群众们抓住机遇,纷纷扩大种植规模,大力发展香蕉、蓝莓、烤烟、万寿菊等高价值经济作物。它们沿着干线公路被运往全国各地,化为了农民手中实实在在的收入,见证了交通赋能带来的甜蜜果实。这条焕然一新的交通动脉,极大的降低了运输成本,加快了农产品外销速度,真正成为了一条富民增收的“黄金通道”。
与此同时,道路的畅通也催生了沿线新业态的发展。该路段以“畅、安、舒、美”为目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临翔公路分局常态化开展路况巡查,实施精细化养护作业,一旦发现路面病害,立即进行修复,确保道路始终维持良好的通行状态。
沿线划设的观景台、休息区、特色小吃摊位等,满足过往驾乘人员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为当地农产品销售和周边村民创收增收打造了又一个平台,有效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助力产业发展
邦东作为“昔归茶”的核心产区,过去每逢春茶采收季,由于道路条件较差,外地客商愿意进村收购的人数有限。加之年久失修、坑洼遍布的路面,不仅显著增加了茶叶运输成本,一路的颠簸还导致茶叶破损率升高,极大制约了当地茶产业的发展。
如今,邦东乡茶产业在交通改善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当地正全力打造“临翔昔归茶”地理标志品牌,积极推进绿色有机茶认证,助力茶叶走向国际市场。全乡茶园面积达4.6万亩,其中通过有机认证茶园超1万亩。
与此同时,邦东乡依托便捷的交通网络,构建起“茶产业+电商+文旅”的多元发展模式。徒步探访昔归小镇的忙麓山古茶园,打卡茶园栈道,俯瞰连片茶园与澜沧江的壮阔景致。驻足茶山管理所或茶农家,沉浸式品饮昔归茶、体验采制茶全过程。通过开发的茶文化体验、生态观光等茶旅融合项目,2024年接待游客超35万人次,实现了从单一农业向综合产业的跨越升级。
助力物流提速
高速公路、区域干线公路与同村公路的有效衔接,让沿线群众“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加速实现。
家住曼岗村的杨老板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们卖出去的茶叶,得专门跑到乡上才能寄发快递,省内都要三四天客户才能收到,发往省外耗时就更久了。”这种相对滞后的物流体验,不仅影响了客户的满意度,也直接导致了部分客户的流失。
如今,随着道路条件大幅改善,区域交通网络日趋完善,物流效率得到显著提升。“现在快递直接到村里收货,运输时间比以往缩短了一半以上,茶叶更快更新鲜地送到客户手中,品质也更有保障。”杨老板欣慰地表示,“物流顺畅了,客户满意度明显提高,回购率不断增加,我们的生意也越做越好了。”
正如大地因血脉而生生不息,这片热土也因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而焕发蓬勃生机。这条国道连接着蕉林与茶山,承载着货流与人潮,更托举着百姓的致富梦与乡村的振兴梦,它已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通道,更是梦想与希望的纽带。
编辑:罗丹 董锐
责编:张家顺
审核:潘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