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夏多地突降暴雨,局部地区出现短时强降水,山区路段受山洪冲击影响尤为严重。244国道K100+382处突发水毁,上游沟道砌护工程被冲垮,路段交通完全中断;109国道兴仁东20公里附近的白圈子沟桥因洪水和上游溃坝,导致河道下切,洪水持续下泄;204省道东沟大桥桥台水毁严重;344国道K2055+620处路基沉陷;055乡道等农村公路出现大面积路面损毁。灾情发生后,宁夏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迅速部署抢险工作,要求“科学研判、精准施策、保障生命线畅通”。
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作为区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技术单位,面对紧急灾情,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成立应急抢险团队,主动对接宁夏公路管理中心等业主单位,立即抽调路基路面、桥梁结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专业20余名技术骨干,携带无人机、测量设备和应急通讯工具,分批次奔赴各受灾路段开展现场勘察与技术保障。
抵达现场后,技术团队立即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对路面积水、排水系统堵塞、桥涵过水能力、边坡稳定性等关键部位进行评估,实时采集数据并回传后方技术专班。前后方联动,快速分析灾情、绘制抢险图件、制定临时保通方案。针对不同路段灾损特点,团队提出“清淤疏堵、临时绕行、分级抢修、加固防护”等科学处置建议,并现场指导施工单位优化作业流程,确保抢通工作安全高效推进。同时,为防范后续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技术团队对高风险点位进行标记预警,建议增设导流设施、加强巡查频次,有效提升路段抗灾韧性。
连日来,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应急抢险团队奔波于各险情现场,累计完成8处重大水毁点的现场勘察与方案制定,提交技术建议30余项,协助业主单位高效完成清淤、排险、加固等工作,109国道、204省道实现临时通车,244国道路基隐患完成应急处置,344国道及055乡道恢复基本通行能力。所提交的灾情评估报告与修复建议,成为现场指挥调度的重要依据,显著提升了抢险工作的科学性与精准度。这一专业高效的支援,赢得了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人的责任担当。
目前,抢险工作逐步转入灾后评估与恢复重建阶段。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将持续关注汛情动态,积极配合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深入开展水毁路段技术评估与修复设计。同时,该院将总结此次应急经验,推动智慧监测、数字孪生、人工智能识别等新技术在公路防灾体系中的融合应用,进一步完善“平战结合”的应急响应机制,全面提升技术支撑能力。
编辑:张超群
责编:李玲
审核:卫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