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骄阳炙烤着中交三航局物资公司高桥物流产业园区的水泥地面,新员工们整齐列队在安全警示牌前。“安全管不好砸的是企业的饭碗,更是我们每个人的饭碗!”领学人铿锵有力的话语引发阵阵掌声。
近日,中交三航局物资公司迎来了新一批初入职场的“萌新”,为蓄好人才队伍“源头活水”,帮助新员工走稳职业“第一步”,公司通过“四位一体”培养模式,在安全教育培训、企业文化浸润、廉政思想筑基、管理规范塑形等方面打出组合拳。其中,最特别的莫过于公司团总支精心策划的“安全第一课”活动,有效帮助新员工筑牢安全意识,为职业启航奠定坚实根基。
思想教育是活动的首个环节,需要直击心灵的触动。培训采用“案例教学+情景体验”的创新模式,通过播放事故警示教育片、深入解析典型案例等方式,循序渐进地推动新员工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公司老员工葛晓芳深有感触:“当通报全国各类警示事故案例时,全场青年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这种震撼教育比传统说教更有效。”特别是当视频展示某项目因吊装带检查疏漏导致安全事故时,新员工们下意识地摸向了自己刚领到的检验工具包,这种代入感让安全知识真正入脑入心。
理论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践的检验。上午10时,码头突然响起急促的警报声——防汛应急演练正式开始。应急抢险组、通讯联络组、安全保卫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24名青年迅速集结,码头瞬间变身练兵场:物资转运健步如飞,排水抢险动作迅速,沙袋垒筑配合默契,设备锚定操作娴熟,医疗救援专业规范……仅用23分钟,新员工们便完成了预设险情处置任务,比预案提前7分钟。“这次真刀真枪的演练,让我真正理解了应急预案每个字的分量。”00后新员工王志凌擦拭着汗水说道,他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但眼神却格外明亮。
历经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洗礼,“萌新”们趁热打铁,进入最后的“安全隐患大家找”环节。“氧气乙炔摆放距离不够”“这个配电箱缺少警示标识”“脚手架扣件有松动”……在隐患查找竞赛中,新员工们化身“安全侦探”,手持检查表细致排查每个角落,发现诸多安全隐患问题,如灭火器过期、货物堆放过高、通道堵塞等,并制定整改方案。这种互动式培训让新员工在“找茬”中快速掌握安全要点,对高空作业、吊装作业、邻水作业、用电安全、消防安全、动火作业等各类别安全隐患的识别能力显著提升,培训合格率高达100%。
如今,这批年轻人已奔赴各个岗位,但“安全放大镜”群聊依然活跃,持续更新着隐患照片和整改建议。夜幕下的物资仓储基地,新安装的智能警示灯有节奏地闪烁着,仿佛在诉说着:安全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刻在心里的信仰,是握在手中的行动,更是扛在肩上的责任。正如安全管理员胡琳在送行时说的:“培训给了你们方法,但守护安全的,是那份永不松懈的敬畏之心。”
编辑:王雅迪
责编:张家顺
审核:潘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