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云南普洱公路局紧急驰援元磨高速 钢桥架设解出行难题

2025-09-01 16:39:04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黄燕 -标准+

8月25日12时30分,G8511元磨高速 K351+036 路段200 型钢桥顺利架设完成并通过检测,一度因灾害中断的元磨高速通关至磨黑路段正式恢复双向通车。

这一关键节点的打通,背后是云南省公路局统筹多家单位联动,36小时不间断奋战交出的应急救援 “硬核答卷”。

灾害突发:强降雨致高速桥梁受损,交通全面中断

此次交通中断源于强降雨引发的自然灾害。受持续强降雨及泥石流冲击,G8511 昆磨高速 K351+036 上行线桥梁结构严重受损,无法承载通行荷载,交通被迫全面中断。据了解,若采用常规桥梁修复方案,需耗费较长工期,而元磨高速作为区域交通主干道,中断期间将严重影响物资运输、群众出行及区域经济联动。经多方综合评估施工周期、通行需求及现场条件后,确定由云南省公路局驰援架设临时钢桥的应急方案,优先恢复公路基本通行功能。

昼夜攻坚:多单位联动,及时抢通受阻道路

从接到指令到钢桥通车,36 小时里各环节无缝衔接,凝聚着多方力量的协作与坚守。

快速响应,物资星夜驰援:8 月 23 日上午,普洱公路局接到驰援指令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同步推进应急保障队员集结、全套设备清点与钢桥物资调配,迅速开展装车作业。当日 16 时 12 分,载有钢桥组件的车队从莲花物资储备库出发,途中因交通管制一度受阻,经与交警部门紧急协调,车队最终于 20 时 15 分顺利抵达灾害现场。

力量集结,现场勘查定方案:8 月 24 日凌晨 6 时,云南省公路局保障中心 23 名经验丰富的应急队员携带钢桥组件,克服多重交通管制后抵达现场。同时玉溪、西双版纳公路局应急保障队员也相继抵达现场。技术团队立即对桥梁受损程度、周边地形地质条件展开全面勘查,结合通行需求与施工可行性,最终确定在桥梁裂缝处架设 30 米长 200 型装配式钢桥的施工方案。

分工协作,24 小时不间断施工:方案确定后,云南省公路局保障联合玉溪、西双版纳、普洱三地公路局抢险队伍,召开现场安全技术交底会,明确基础搭建、钢桥组装、质量检测等各环节责任分工,形成 “统一指挥、分工明确” 的作业体系,并采用 “两班倒” 模式开启 24 小时连续施工。

攻坚克难,暴雨中坚守进度:24 日 13 时 30 分完成 18 米桥梁基础结构架设;16时55分,现场突降暴雨,应急队员迅速完成桥梁关键部位防护,有序组织人员避雨,随着雨势减弱,钢桥架设继续推进,17 时 30 分30 米钢桥基础结构全部架设到位,应急队员对螺栓连接处开展加固检查,继续开展一步工作;25日2 时 20 分突降暴雨,为避免安全风险与施工质量问题,暂停作业,安排人员值守监测现场情况;25 日 7 时 40 分,雨势减弱且现场条件符合安全要求,人员迅速复工,11 时 10 分200 型钢桥主体架设完成,随即开展荷载测试、结构检查等验收工作; 12 时 30 分:经检测确认钢桥符合通行标准,正式开放交通。

意义深远:应急能力获检验,为灾害处置积累经验

此次临时钢桥架设任务的顺利完成,不仅快速恢复了元磨高速的通行,缓解了区域交通压力,更集中体现了云南省公路局在极端天气下的 “三大能力”:

高效应急响应能力:从指令接收、物资调配到人员集结,各环节反应迅速,为抢险争取了关键时间;

跨区域协作能力:保障中心、普洱、玉溪、西双版纳三地公路局及交警部门高效联动,打破地域壁垒,形成抢险合力;

科学抢险能力:基于现场勘查制定精准施工方案,遇暴雨时及时暂停作业、雨停后快速复工,既保障安全又兼顾进度。

此次应急处置案例,也为云南省公路局应对极端天气引发的交通灾害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后续完善应急抢险机制、提升交通生命线保障能力提供了实践参考。

编辑:​黄燕

责编:张家顺

审核:潘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