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汛期以来,云南大理州交通运输局严格按照省州防汛减灾工作部署要求,牢固树立“两个至上”理念,聚焦“不亡人、少伤人、少损失”目标,抓实抓细工作调度、隐患排治、制度机制、公路巡查、应急抢通、值班值守等措施,打好防汛减灾主动战,全力做好交通领域汛期安全防范应对工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强化工作调度 压实防汛责任
汛期以来,大理州单点性、区域性暴雨和长时性降雨特征明显,给交通 运输领域安全形势带来严峻挑战。州交通运输局结合行业季度安全生产会议、专题会议、半年工作会、周工作例会等对行业防汛减灾工作进行多轮次、多层级安排部署,层层传导工作压力,以工作调度压实防汛减灾责任。特别是主汛期以来,由局领导带队先后4轮次深入各县市、公路运营单位以及在建项目工地督导防汛工作,全力推动防汛减灾措施落小落细落实。
强化隐患排治 夯实减灾基础
汛前督促、指导地方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和各县市,结合高速公路设计回溯、地灾点落图叠加等工作,全面排查公路风险隐患路段和涉灾隐患点,形成公路风险路段和涉灾隐患点一张清单,对能够立即整治的均已督促规范整改,对需工程化处置的督促采取防范措施并制定处置方案,提升公路本质安全能力。汛期,督促公路管养、在建项目单位聚焦高边坡、高填方、桥梁、隧道、排水防洪设施、“两区三厂”等重点部位进行常态化排查,及时发现、处置各类安全风险隐患。
强化工作机制 提升防御能力
联合公安、气象、路政等部门,对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和重点农村公路建立路段联络人制度和会商制度,完善气象预警和“叫应”机制、灾害天气防范应对和管控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恶劣天气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叫应流程、管控措施及相关工作职责,形成了多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同时,完善紧急信息直报、强降雨天气灾情日报和值班叫应等制度。入汛以来,转发暴雨橙色预警信息50条,地灾IV级以上预警信息64条,叫应公路运营单位36次、客运单位22次、在建项目243次。
强化公路巡查 做好灾害监测
按照汛期公路巡查工作制度要求,指导和督促公路管养单位和路政执法单位,制定汛期公路巡查工作计划,按照定人、定路段、定时间、定要点、定频次的要求,加强汛期公路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置灾害风险隐患,保障公路及桥梁安全运行。督促各县市交通运输局加强与属地乡镇人民政府协调联动,发动基层社会力量参与,加强对乡村道路的巡查,畅通险情、灾情报送、共享渠道,构建防汛工作合力。入汛以来,公路经营管理单位采取网巡、路巡等方式,全面加密巡查频次,及时发现并处置塌方、落石、水毁等灾害257处,有效避免二次灾害发生。
强化应急抢通 保持路网通畅
按照汛期公路应急能力预置工作要求,督促各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县市分段建立应急预置点位、装备、物资和人员台账,指导公路管养单位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应急力量预置,确保一旦发生灾情,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实施交通管控,实现随断随抢,确保路网安全畅通。入汛以来,辖区因自然灾害导致高速公路阻断15处、普通国省道阻断24处、农村公路阻断351处,除少数路段需工程化处置,大部分已恢复正常通行。
强化值班值守 确保处置高效
州局层面规范设立应急值班室,健全完善汛期值班制度,实行“领导带班+专人值守+重点科室辖区待命”制度,确保24小时无缝衔接、在岗在位,发挥应急指挥作用,及时发布雨晴、处置险情、收集灾情,落实气象预警、电话叫应、统筹调度、应急处置等工作职责。督促、指导辖区交通经营管理在建项目单位做好应急信息、阻断信息、灾害信息等报送,为预警叫应、抢险救援、灾情处置提供决策支撑。
编辑:施文程
责编:张家顺
审核:潘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