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云南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部门 创新执法方式 提升监管质效

2025-09-11 09:42:22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孙浩旻 武晟华 -标准+

近年来,云南省交通执法局聚焦主责主业靶向发力,以“提升执法效能、护航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从紧盯道路运输关键环节织密动态监管“安全网”,到运用智慧科技为执法注入“数字引擎”,再到规范涉企执法行为让刚性执法兼具“民生温度”,打出道路运输市场执法监管“组合拳”,让交通执法更具“科技范”与“温度感”,为全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核支撑”。

严格执法:维护运输市场秩序

道路运输是全省旅客、货物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连接产消、城乡的关键纽带。持续净化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对保障民生福祉、稳定经济循环、维护社会公平具有重大意义。

云南省交通执法局持续优化执法协作机制,保持打击非法营运高压态势,深入推进“百吨王”治理,有效化解重点领域安全风险,全省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持续净化。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省道路运输执法检查车辆45.12万辆次,查处违章案件30359起、非法营运车辆4308辆;“两客一危一网一货”集中治理排查隐患3026个(重大22个),整改率超过93%,高风险企业存量下降92.14%,相关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5.85%、16.9%;道路危货运输安全监管聚焦动态监控,推行“线上巡查+省级直判”机制,高效化解各类隐患,升级危货运输全链条管控,稳妥处置了临沧“4.23”、石林“4.30”等突发事件,筑牢道路运输安全防线;文山州查办全省首例“百吨王”货车危险作业罪案件,推动“行刑衔接”,有力震慑道路运输领域违法行为。

如今,网络约车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但其运行亟需规范。云南省交通执法局推进省级网约车监管平台试运行,精准识别不合规订单与车辆,创新性地将巡游车订单数据纳入合规率计算,全省网约车双合规订单率达68.3%。强力推进“一州(市)一策、一平台许可”,指导“滴滴出行”在15个州(市)落地线下公司并获许可。推动出台《云南省网约车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完善行业长效监管制度。

道路运输执法涉及多领域,保障交通运输市场秩序与安全需要跨部门、跨区域协作,整合相关资源、补齐监管漏洞、提升执法效能,实现“一处违法、多方共治”综合治理效果。云南省交通执法局与公安交管、文化旅游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信息共享机制,共享非法营运数据、联合约谈企业;参与旅游市场整治“百日行动”,处置涉旅交通舆情,协同开展农村送学车辆调研、校园周边秩序维护。推进区域与国际合作,对10户国际道路运输企业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参与中老国际道路运输会谈,推进口岸“司机之家”建设,服务对外开放。

科技赋能:打造执法精准场景

智慧科技是提升执法质效的“利器”。智能监控捕捉违法线索,大数据平台智能分享,AI辅助执法效能提升……云南省交通执法局以实战为导向,借助科技赋能,促进精准执法。

公路路政执法领域,通过整合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移动执法终端等,打造“一体化+智慧执法”平台,智慧科技织就俯瞰坦途的“天网”,通过线上巡查实时发现路面异常、交通事故、公路建筑控制区违法活动,第一时间调度执法人员现场处置,构建“线上发现—线下处置”快速响应机制,及时调度路况、高效处置事故,强化路产路权保护。

超限运输治理工作,AI摄像头已成为公路守护“慧眼”,精准监测预警公路违法行为。昆明支队在G213策磨线晋宁治超站公路两侧布设不停车称重检测,创新“固定超限检测站+不停车称重检测+流动联合执法”模式,构建闭环管理体系,在长龙般的车流中精准识别出超限货车。数据显示,推行智慧治超新模式后,该站90%以上合法车辆无需进站,每年可节约通行时间4000余小时,预计能减少油耗2400升,兼顾效率与环保。

执法办案提质方面,科技赋能让交通执法效能大幅提升。临沧支队充分发挥WPS或Office办公系统中同步修改文档内容的“XML映射”功能,实现案件文书模板一键同步,减少当事人往返;曲靖支队运用“移动执法”APP进行案件处理,用智慧化手段辅助案件处理;德宏支队优化文书流程并依托“钉钉”建违法数据库,强化线索归集共享;玉溪支队创新“一个平台、一张表格、一幅地图”管理模式,探索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动态监管新模式。这些“小创新”举措,既将执法力量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进一步推动执法效能“大提升”。

柔性监管:彰显执法法理温度

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不仅是优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云南省交通执法局紧扣行政执法质量效能提升三年行动,结合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按照交通运输部《涉企行政检查标准》要求,系统梳理14项行政检查事项,明确依据、主体、内容及频次,从源头遏制乱检查。今年4至7月,全省交通执法系统涉企案件2275件,同比减少5%;涉企检查6211次,同比减少11.81%。

为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赋能高质量发展。云南省交通执法局深化“区块链+行政执法和监督”平台及“云执法”App应用,推广“入企扫码”执法模式,实现执法全链条可追溯。联合公安交管、环保执法等部门对高速服务区、国省干线加油站等开展“一次进场、全项检查”。局属质监支队针对交通建设工程质量领域高频违法行为,制定完善行政处罚工作细则、执法工作指南、执法工作手册,大力推进“互联网+监管”,线上采集项目监管数据。今年5至6月,制定清单化综合检查方案,整合多部门力量,对勐打、功小等高速建设项目开展“一站式”综合检查,较分项检查时间节省三分之二,既减轻了企业迎检负担,又提升了问题整改质效。

通过教育引导实现“良法善治”是执法的重要路径。云南省交通执法系统各级执法机构在执法中推行处罚决定书与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送”,依托“动态信用评价+差异化监管”,对失信企业预警约谈并提供行政指导,同步推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等制度,引导企业从“被动受罚”转向“主动合规”。创新“交通+文旅”“交通+安全”服务模式,构建“执法即服务”新型政企关系,在景区、要道设服务站提供法律咨询等,推动执法监管从“被动等待”转为“主动服务”,执法服务更有温度。

编辑:​孙浩旻 武晟华

责编:张家顺

审核:潘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