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珠江村旧村改造项目迎来新进展

2025-10-07 09:44:42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李治泽 邱英田 吕传龙 范兴鑫 向绪广 赵檬 -标准+

近日,由中交四航局承建的广州黄埔珠江村旧村改造项目首开复建区(7号、8号地块)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标志着项目建设正式转入装饰装修与机电安装新阶段。

中交四航局黄埔珠江村旧村改造项目,位于黄埔临港经济区核心起步区,坐落在“三山两水三公园”之间,是“一江两岸三带”的重点区域,建成后将为广州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核心引擎功能。项目建筑面积约90万平方米,涵盖13个地块,首开复建区分为7号、8号两个地块,总建筑面积约为19.13万平方米,共规划建设5栋住宅楼,将为970户村民提供回迁房。自2024年7月首栋楼冲出正负零开始,历经450余天的建设,首开复建区5栋楼全部封顶,顺利达成节点目标。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按时完成主体结构封顶的节点任务,实现村民尽早回迁的期盼,项目团队始终秉持“履约就是生命线”的准则,将建设进度视为重中之重,做好前期策划,系统梳理施工主线,明确工序穿插流程,编制全周期关键节点与网络计划图,全力推进房建工程大穿插作业。

自7号、8号地块冲出正负零、进入地上施工阶段以来,广州先后遭遇4次台风侵袭和多次连续降雨,严重影响了项目建设的正常进展。面对恶劣的外部环境和工期节点的双重压力,中交四航局项目负责人表示:“珠江村项目作为改善型民生工程,承载着村民迫切的回迁愿望,我们必须全力以赴,确保每个节点的顺利达成。”项目团队迎难而上,在快速建造中采用“空间换时间”的原则进行工序穿插,充分利用工作面,及时开展穿插施工,有效缩短工期。同时,通过均衡配置劳动力等资源,有序进行流水施工,实行扁平化施工管理,有力保障了7号、8号地块主体结构封顶这一重大节点的按时、保质完成。

安全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面对现场特种设备繁多、工序穿插施工等所带来的施工安全风险高、管控难度大等挑战,项目全面推行网格化安全管理,将责任层层压实至每一位人员;常态化开展管理人员、班组长及作业人员三级安全培训,持续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同时将技术优化与智能建造相结合,从源头降低作业风险。

在严格抓好日常安全管理的基础上,项目坚持策划先行、风险前置,持续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让现场施工“有章可循”。项目首创并全面实施标准层文明施工标准,将文明施工从将“现场改善”理念融入管理全过程,从环境维持、材料节约、防护标准化三个方面入手,不仅确保现场施工不留任何盲区空洞,更进一步促进全员养成良好的管理习惯和工作习惯。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创新采用“前期可周转模块化定型化防护+后期预埋钢筋防护”模式,实现全周期动态安全管控,为项目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截至目前,项目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正常,安全环保形势整体平稳、可控,已持续安全生产710余天。

编辑:李旭雅

责编:李旭雅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