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深圳地铁20号线二期工程土建七工区狮子山公园站标准装配段正式启动拼装,标志着全线首个全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迈入拼装施工的新阶段。
狮子山公园站周边车流密集,地下管线错综复杂,作业空间受限,基坑范围内岩面较高,中、微风化混合花岗岩约6.7万立方米,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基坑开挖难度极大,对项目管理团队施工组织协调、结构精度控制、工程质量管理及工期保障能力均提出了极高要求。
作为深圳地铁20号线二期工程首个施工的装配式地铁车站,其装配段长度为112米,采用矩形平顶装配式结构体系。结构包含底板、侧墙、中板、顶板、顶纵梁、底纵梁、中纵梁、中立柱及环框梁预制构件,共计338块预制构件。每块构件均通过工厂标准化预制,严控构件的生产质量,同时现场配备了智能高精度门机和智能拼装台车,确保构件在实现“搭积木式”高效拼装的同时满足毫米级拼装精度要求。
自开工以来,项目围绕“打造装配车站品质标杆”目标,采用经验+推演的双轨模式,实地考察吸收全预制装配式车站施工工艺,利用BIM技术进行仿真推演,逐环逐块拆解拼装工序,寻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和重难点,在设计阶段和预制阶段进行了大量优化,确保拼装工效与精度。
首次吊装的底板构件长度为20.3米,宽度为1.994米,高度为2.695米,重达108吨。针对异型构件尺寸宽且重量大的特点,采用180T智能门式起重机吊装,并配备了旋转吊钩、旋转平衡梁辅助构件安装,实现构件的快速准确就位。采用自研的虚拟建造平台,将BIM模型上传云端,对预制构件进行精细化建模,模拟其运输、吊装和安装过程,优化安装工艺,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和效率。同时,使用车站施工全过程数字孪生系统,根据车站的最新施工进展,对车站已完成部位进行信息同步上传,实现全过程数字孪生系统覆盖,实时掌握施工进度,通过精细化管理与实时监测,有效保障拼装质量,打造“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样板工程。
深圳地铁20号线二期工程作为支持深圳都市圈构建的重要动脉,对于完善区域交通枢纽布局,推动区域一体化建设,推进深圳市城市升级改造,促进深莞融合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项目的顺利实施是地铁装配式车站建设领域的又一重要创新实践,将为推进地铁工业化建造提供新的“深圳样板”。
编辑:李旭雅
责编:李旭雅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