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钢铁巨龙穿翠峦展新颜

2025-10-28 17:05:27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谢一可 张建光 张照学 -标准+

从米轨铁路的沧桑到中老铁路的现代,从横断山脉的险峻峡谷,到热带雨林的葱郁生机,一条条钢铁巨龙正温柔地穿行在云南的绿水青山之间。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昆明局”)以“绿”为底,以“美”为韵,将昔日的交通动脉精心雕琢成一道道流动的生态风景线,书写着铁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篇章。

生态绿:山水之间绘就绿色廊道

“生态绿”是绿美铁路最动人的底色。云南铁路的规划建设始于对生命的敬畏。线路巧妙绕避生态敏感区,桥梁隧道如长虹卧波,尽量减少对自然肌理的切割。在中老铁路沿线,列车穿越广袤雨林,远处亚洲象群悠然漫步的景象,成为铁路与生命共舞的生动写照。

绿化美化充满科学智慧。国铁昆明局坚持“适地适树”,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廊道。弥蒙高铁沿线,“红河谷韵”热烈奔放,三角梅与碧水蓝天相映成趣;中老铁路普洱段,茶山环绕的车站飘散着缕缕茶香;丽香铁路,“雪域林海”的松涛阵阵;南昆客专沿线,“锦绣云桂”的站区花团锦簇;沪昆高铁沿线,“火红沪昆”主题景观如火如荼,红叶石楠、金森女贞、火把果等本土植物点缀其间;楚大铁路,“美在高原”主题景观日益凸显,大叶女贞、银杏等乔灌木层次分明。洱海之畔,动车飞驰,勾勒出“苍洱毓秀”的动人画卷。近年来来,国铁昆明局累计提升铁路绿化美化水平500公里,种植乔木3.8万株、灌木60万株,播撒草籽240万平方米,建成绿美铁路客运站46个。

绿色需要全生命周期的守护。国铁昆明局各个工务段成立了专业的养护队伍,运用智能喷灌系统精细呵护,科学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特别是对作为“绿化标准示范线”的中老铁路,在前期投入1.8亿元的基础上,持续投入管养资金,如2023年专项投入290余万元补强喷灌系统,年管养费超300万元。组建绿化管养工作专班,2025年再投入近千万元强化管护,完成修剪及清理170.5万平米、补植2.3万株、施肥87.6万平米,确保绿意常新。同时,路地协同的“双段长”机制高效运转,共同巡视、联动治理,将铁路真正串联成带动区域整体增绿添美的绿色轴线。

业态新:科技赋能驱动绿色转型

“业态新”是绿美铁路跃动的绿色心脏。国铁昆明局以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转型,推动铁路运营向低碳、高效迈进。

遍布中老铁路国内段等线路的智能电水表实时监测,实现了水电资源的精准调控。国铁昆明局调度中心利用智能系统优化列车运行图,精准控制能耗。电力机车占比提升至82.88%,“以电代油”成效显著。昆明南站动车所等场所采用智能照明系统,按需开启,有效降低能耗。

磨憨、野象谷货场和大理站屋顶,连片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为铁路运营注入源源不断的清洁动能。电动正面吊在货场安静作业,实现零排放。先进污水处理技术在昆明南站等枢纽应用,实现废水达标回用,部分用于站区绿化灌溉。为破解苗木来源分散、成本较高的问题,国铁昆明局积极谋划建设火烧坝苗木培育基地,投资760万元,建成后年育苗能力可达9万株,重点培育云南含笑、滇丁香等本土树种,实现“自育自用、自给自足”,诠释着集约发展的内涵。

从绿色建造到低碳运营,绿美铁路正从外表的“披绿”向内生的“植绿”深刻转变,培育着铁路行业的新质生产力。

编辑:谢一可 张建光 张照学

责编:张家顺

审核:潘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