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理由:作为民航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副主任、C919大型客机型号合格审定审查组组长,揭裕文与大飞机共同成长,共攀苍穹。他曾是洪都集团公司最年轻的飞机型号副总设计师,见证了我国第一架应用电传飞控系统的高级教练机L15“猎鹰”冲上云霄;转入飞机适航审定领域后,他又带领团队在世界民航舞台展现了我国运输类飞机专业适航审定能力。从国产支线客机ARJ21-700到国产水陆两栖类大型飞机AG600,再到国产大飞机C919,他不断推进审定重大难题攻关,高效开展审定试飞工作,始终以最专业的技术、最严谨的态度和最真情的服务护航国产民机安全翱翔蓝天。
“适航审定的竞争不仅仅是一个机型、一个领域的竞争,而是整个国家实力的竞争,只有基础强,整个航空业才强,只有整个国家实力提升,我们的腰杆才硬。”民航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副主任揭裕文坚定地说道。
工作35年来,揭裕文长期从事飞机总体气动、飞行性能操稳、人为因素相关的设计、研究和适航审定工作,是民机设计及适航审定领域的资深专家。
最年轻的飞机副总设计师
今年,揭裕文刚好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整35年。这35年中,他前20年从事飞机设计工作,后15年进入航空器适航审定领域,始终围绕飞机“打转”。他笑称,就因为上高中时看了一本《航空知识》杂志,当时还自己动手用梧桐树干制作了飞机模型,从此走上了这条路。
大学毕业后,揭裕文进入中航工业工作,一直奋战在生产科研一线,在江西景德镇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从事了3年武装直升机研发工作,之后他来到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的诞生地——航空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赴西北工业大学继续深造,在多个军机型号的研制中负责总体气动、性能、操稳等工作,先后担任飞机设计工程师、副主任、型号副总设计师、专业副总设计师。
2006年3月13日,新一代双发超音速高级教练机L15“猎鹰”冲上云霄,成为中国第一架应用电传飞控系统的高级教练机。它的成功首飞,标志着中国飞机研制水平又上一个新台阶,实现了中国教练机由二代向三代的跨越。而揭裕文也因L15,成为洪都集团公司最年轻的飞机型号副总设计师。如今,这款教练机已经批量生产、列装空军,令揭裕文颇感自豪。
真情服务护航国产民机安全翱翔蓝天
“无论是飞机设计,还是适航审定,都需要有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40岁那年,揭裕文从飞机设计师转行从事飞机适航审定工作。进入适航领域的这十余年,他先后担任过上海审定中心飞行性能室主任,国产ARJ21-700飞机型号合格审查组试飞、性能专业组组长,国产水陆两栖大型飞机AG600型号合格审定委员会成员和型号合格审查大组组长,庞巴迪C系列飞机同步认可审查大组组长等。
2018年,揭裕文担任C919型飞机型号合格审定审查组组长,全面负责C919型飞机技术审查和项目管理工作,推进审定重大难题攻关,高效开展审定试飞工作,始终以最专业的技术、最严谨的态度和最真情的服务护航国产民机安全翱翔蓝天。
作为审查组组长,他秉持“条款衡量、数据说话”的适航审查原则,坚守安全底线,严格规章程序,组织带领审查组通过资料评审、试验目击、机上地面检查和审定试飞等方式,完成了高温、高湿、高寒、大侧风和结冰气象等各种极端自然环境的验证,全面、充分审查了C919型飞机的安全可靠性。
其间,针对C919型飞机一系列新颖独特设计,他带领审查组制定出28项专用条件,深入开展审查工作,成功解决了电传飞控、人为因素、复合材料结构制造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此外,他还积极推动跨领域、跨单位统筹协调和集中攻关,历时20多个月,组织开展387架次、上千小时审定试飞,顺利完成失速、最小离地速度、自然结冰等多项高难度、高风险、长周期跨专业的审定试飞工作,攻克了污染跑道试飞、自然结冰试飞、噪声审定试飞等多项技术难关。
得益于他的守正创新,团队探索实践了一系列项目管理措施,高效推进适航审查工作进展,为C919型飞机成功取得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奠定坚实基础。
向世界民航界表明中国立场
上海审定中心是我国运输类飞机适航审定专门机构,不仅承担着C919、AG600等国产型号合格审查任务,也承担着国外运输类飞机的认可审查工作。
2013年,揭裕文带领团队参与针对波音787-8飞机的认可审查,通过审定试飞发现客机驾驶舱设计缺陷等问题,并提出设计改进建议5项,迫使波音公司做出优化调整。
“此前,FAA(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一直对我们的审定能力有质疑。这是中国民航第一次向权威适航当局和主流民机制造商展现自己专业的运输类飞机适航审定能力。”揭裕文表示。
自此之后,中国民航对国外机型的认可审查“立了规矩”,波音737MAX、777-9、空客A350、A330neo、A320neo、巴航工业ERJ190-300等一系列飞机都需要按照中国民航局的法定程序通过适航认可审查,充分表明符合我国相关适航法规要求之后,才能进入中国市场。
2019年年初,波音737MAX飞机连续发生两起空难,中国民航局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停飞该机型。随后,中国民航成立了由15名技术专家组成的737MAX飞机专项技术工作组,揭裕文承担起技术领军人的角色。在3年多的审查中,他带领团队与波音、FAA召开了百余次技术审查会议,投入了超3万工作小时,评审了上千份技术资料文件,分析事故调查报告等。通过模拟器试验和飞行试验等方式开展技术审查,先后提出了安全问题16项、行动项258个、问题纪要15份,独立开展研制保证过程审查并发现了两项不符合,促使波音公司完善了系统设计需求,并在飞机飞行手册针对速度配平系统失效新增了实际使用飞行包线等,用实力向国际民航界表明了中国立场、并提供了中国方案。
编辑:刘雯卉
审核:孙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