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理由:2022年11月6日,中交二公局坦桑尼亚BK二标项目工程部部长张林乘坐的航班飞往布科巴市过程中遇雷电坠湖。张林冷静自救,并在水下帮乘务人员打开机舱门,帮助其他乘客逃生。在逃离机舱后,他又冒险返回机尾救了一个孩子。此次航空事故,共有24 人获救。当天下午,坦桑尼亚总理前往飞机失事现场指导事故救援,并前往医院专程看望了张林。张林见义勇为的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2022年度央企十大暖镜头”、中资企业“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西安好人”等荣誉纷至沓来,他也被网友称赞为“平民英雄”“友谊使者”。已在“一带一路”建设一线驻守四年的张林仍一如既往扎根项目,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交通建设者的精神品质和良好形象。
飞机划过湛蓝的天空,就像在镜子上划过一道痕迹。
正在工地上忙碌的中交二公局坦桑尼亚BK二标项目工程部部长张林,看着远去的飞机,记忆的闸门仿佛被打开,回到2022年11月6日,这个让他终身难忘的一天。
当日凌晨,张林乘坐的航班在飞往项目所在地的过程中遭遇雷雨天气坠湖。作为机上唯一的中国籍乘客,他在冷静自救的同时,协助其他乘客逃生,并在离开机舱后,又冒险返回机尾救出一名幼儿……
事后,坦桑尼亚总理马贾利瓦前往医院专程看望慰问了张林。张林见义勇为的事迹也被多家媒体报道,“2022年度央企十大暖镜头”“西安好人”“坦桑尼亚2022年度中资企业‘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荣誉纷至沓来,他也被网友称赞为“平民英雄”“友谊使者”。
今年是张林在坦桑尼亚的第四个年头。多年来,他始终扎根“一带一路”建设一线,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交通建设者的精神品质和良好形象。
创造异国生命奇迹
2022年11月6日6时,结束出差任务的张林,像往常一样乘坐PW494次航班飞往BK二标项目所在地布科巴市。
按照计划,飞机将在8时抵达目的地。但因遭遇雷雨天气,飞机迟迟没能降落。
“嘭!”20多分钟的盘旋后,飞机终于开始降落,机场跑道近在眼前,但就在这时,一声巨响从张林耳边传来。与此同时,机舱前方也开始往里涌水……
“飞机坠湖了!”张林心里一个念头闪过。短暂的失神后,他迅速打开腰间的安全带,拿出救生圈,向机舱尾部的舱门方向移动。
但随着距离舱门越来越近,水也在不知不觉中没过了张林的鼻子、眼睛、头顶……
无助的时候,一束光点亮了张林生的希望,原来是乘务员把舱门打开了一条缝。“打开舱门”,张林立即反应,在另一名乘客的帮助下,舱门终于打开了!
张林从舱内出来后,爬上了浮在水面的机翼,并用英语大喊着让堵在舱门口的人立即疏散,避免造成逃生通道拥堵。
劫后余生之际,张林看见舱门口有一个妇女,大半个身体淹没在水中,但双手高高地托举着一个幼儿。来不及多想,他迅速跃上机身跑过去,一把接过孩子揽在自己怀里,再小心翼翼地返回机翼。直到最后被成功解救,张林一直都紧紧地抱着孩子。
但行好事不求名利
“这只是举手之劳,每个人在那种情况下都会这样做,谢谢您的好意,还是不用采访了。”事故发生后,张林一次又一次拒绝了媒体记者的采访请求。
张林拒绝采访的原因除了这个外,还因为害怕家人知道后,担心他而不让他继续去海外工作。张林说,他还想为“一带一路”、为坦桑尼亚再作些贡献。最终,经过多次反复沟通,他才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2022年11月9日,环球网对张林事迹的报道一经发布立即引发全网关注,《人民日报》客户端、国资委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等国内媒体平台纷纷转载。此后,环球网报道视频冲上抖音热搜,点击量超过750万次;新华社的通讯报道《中非友谊大树上的一朵新花》,被超过两百家媒体转载采用。
网友们在评论中称赞:“这是一颗金子般的心呀,完美诠释了国际主义精神!”“他带着中国人的高贵品质,传遍世界!”
扎根一线播撒青春
除了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张林更是一个在工作中有担当的人。驻守“一带一路”建设一线4年来,他以自己的行动,让当地民众切实感受到了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和幸福。
张林和项目管理团队积极践行“属地化”管理理念,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据统计,当前BK二标项目共雇用属地员工366人。同时,项目致力于“授人以渔”,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懂管理、懂技术、懂施工的专业人才。
据悉,作为工程部部长,张林手把手地悉心传授,把5名当地员工培养成了技术过硬的属地班组带班人。
在保质保量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张林和项目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帮助当地通水、通路、通电。看到村子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当地村民都对项目充满了感激。“CHINA叔叔”也成了张林和项目中方员工的专属称号。
“我将尽我所能增进中非友谊。这片土地见证了我的成长,还有我的青春。”张林说。
编辑:刘雯卉
审核:孙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