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青海,美在路上

2023-05-25 15:42:43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记者 郭莹 特约记者 徐笑杰 马菊香 -标准+

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洪流永不停歇。

2021年,在两个百年交织、两个大局交汇、两个五年规划交替的历史节点,青海省交通运输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和青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下,以着力构建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求,实现了“十四五”交通运输事业开门红。

成效,源于有力落实青海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有为,源于青海交通人奋楫争先、愈挫愈勇的精气神。

一路风雨同行、爬坡过坎,一路攻坚突破、破冰斩浪,在风险与挑战中砥砺胆识,青海交通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面对地震、汛情和疫情,闻令而动,勇敢“逆行”,在大战大考中彰显了开路先锋的风采和担当,用奋进奉献和激情实干书写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青海篇章的时代答卷。

加快项目建设 优化路网结构

观大势,谋全局,闯新路。

“十四五”开局之年,青海省交通运输系统准确把握《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的“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总目标,找准定位、抓住关键、精准发力,编制完成《青海省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黄河青海流域交通运输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牵头编制《青海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起草完成《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奋力谱写交通强国青海篇章的实施意见》。与此同时,青海省交通运输系统统筹推进、突出重点,进一步把工作做细做实。海北藏族自治州《交旅融合引领全域旅游发展交通强国试点工作方案》制定完成,海北藏族自治州交旅融合发展、青海黄河流域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三江源地区公路建设与生态保护研究3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成功申报,为谱写交通强国青海篇章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为青海省更好更快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发挥了先行引领作用,更为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指明了方向。

项目建设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抓手,青海持续加强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细化实化支持政策,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见形见效、提质提效。尖扎至共和马康支线、大角满至瓜什则、西互公路塘川至威远段、浪塘至红花、南绕城东延段5个公路项目相继建成通车,小峡口王家庄至昆仑路改建工程开工建设,加定至西海等23个续建项目推进有序,格尔木市综合客运枢纽开工建设,G6京藏高速公路扩容改造、民和至永靖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进展。与此同时,青海省交通运输系统投入资金3.5亿元全力支持玛多地震受损公路灾后修复重建工作。

发展农村交通是乡村振兴的先决条件,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内容。

2021年,青海省交通运输系统以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为目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完成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投资22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727公里,新增8个乡镇通三级公路和150个自然村通硬化路,推进15个乡镇运输服务站建设,新增3个建制村通客车。

农村公路三分建七分养。在建好的基础上,青海多部门制定《青海省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全面推行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实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5项试点工作,首次对全省有铺装路面的农村公路开展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评定。同时,稳步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截至目前,完成2个国家级示范县及13个省级示范县实地复核工作。

解决“急难愁盼”提升服务品质

2021年,青海坚持把服务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综合交通运输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形式更加多样,服务品质、效率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明显增强。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党史学习教育统筹推进下,青海将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真正把民生实事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2021年,青海全力加强公路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完成全省公路危旧桥梁改造5年任务基础数据调查和上报工作,实现574国道拉庚拉,345国道长拉山、澜沧江三座隧道渗水处置及照明系统改造完成,彻底结束青海省高海拔国省干线公路隧道无照明的历史。

与此同时,青海全面完成239条ETC专用车道和97条ETC混合车道优化提质升级改造,全省ETC用户达到111.4万;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的大前提下,落实“绿色通道”、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重大节假日公路通行费优惠减免政策,全年优惠减免通行费4.59亿元;升级改造青海省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系统,新增路域环境投诉举报受理,新设立市州级话务转办中心6个;开通西宁市“95128”便利老年人出行电话约车号码,实现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电子客票全覆盖;建成“司机之家”示范点3个,推广医疗急救箱伴行计划。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特点。青海省交通运输系统全面聚焦人民群众新需求、新期待,把民生实事落实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上,不断提升群众出行满意度。

青海交通积极推动交通运输新业态发展,全省网约出租车双合规率保持在70%以上,全省公交车、出租车中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辆占比分别达92.28%、82.7%。

让邮路覆盖全省、让快递下乡进村、让百姓享受优质的寄递服务,2021年青海邮政快递业以邮政快递服务提质增效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截至2021年年底,青海省升级改造邮区中心局1个、网点96个,调整优化邮路2条,8个市州府所在地党报党刊当日见报实现全覆盖,邮件周投递3频次以上的建制村占比达97%,边远地区建制村直接通邮质效持续向好。“快递进村”工程稳步推进,快递服务建制村覆盖率达66.9%,较2021年年初提高6个百分点,农村地区快递业务量387万件、投递量1809万件,同比增长57%和58%,农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逐步健全。建成快递公共服务站553个,布放智能快件(信包)箱1630组,快递网点标准化率达99%,末端投递服务更加优质。扎实推进寄递渠道“扫黄打非”工作,从严落实“扫黄打非”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责任制。与此同时,及时成立邮政业安全监测中心,进一步完善了邮政快递业监管体制机制。

夯实安全根基 筑牢生态屏障

进一步推进行业管理能力、深化体系改革,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的重要内容,更是青海省交通运输系统2021年以来发挥交通运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统筹推进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筑牢平安交通建设的根基,青海省交通运输厅连续11年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2021年,青海省交通运输系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年”专项整治工作,排查整治各类安全突出问题隐患1.01万项,行政处罚776次;联合公安、应急管理部门统一了全省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限速标准,优化了18条高速公路交安设施;组织实施公路危旧桥梁改造、公路独立墩桥梁运行安全提升等专项工程,完成公路危旧桥梁改造240座,农村公路村道安防工程204公里,独柱墩桥梁加固改造13座,公路隧道提质升级工程75座,桥梁安全防护能力提升工程127座。

42小时打通玛多地震灾区“生命线”、24小时内完成302省道祁连境内51米汛期水毁公路战备应急钢桥架设,在一次次的大灾大难面前,青海以高效的救援举措,确保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开展综合演练,加强协调联动,完善应急预案,增强现场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提升交通应急救援能力同样是青海省交通运输系统工作的重要部分。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青海时强调,青海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要地,要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而这也对青海交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青海省交通运输系统以生态环保优先厚植行业创新发展引擎。制定全系统助力青海率先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新高地的任务分工实施方案,持续开展公路沿线和在建项目临时用地路域环境大整治,累计清运路域垃圾6.8万立方米、整修路基边坡49.72万立方米、清理疏通涵洞及边沟7.5万立方米,路容路貌得到明显改善。

2021年,青海省交通运输系统同样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带动作用,着力推进智慧绿色平安交通建设,不断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质量和水平,6个信息化重点项目已经启动;花石峡冻土公路工程安全野外站获批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实现了青海省交通运输领域国家级野外站建设“零”的突破;《高寒高海拔公路隧道防排水设计指南》等40项标准批复立项。

在2021年,以法治政府建设提升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仍然是青海省交通运输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持续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的大前提下,青海深入开展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及“回头看”行动,《青海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条例》列入省政府立法计划重点调研项目,制定印发《青海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2021年版)》,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能力持续提升,8个市州、38个县(区)完成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的组建。

青海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对16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全覆盖清单管理,实现5项道路运输高频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跨省通办”。会同34个单位联合签署《交通运输工程建设领域守信联合激励合作备忘录》,完成52个信用承诺制公路建设项目招投标的监督管理,深化道路运输“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应用和跨行业协同监管,实现重点项目、重点领域监督检查全覆盖。

稳推“一优两高”展现时代担当

风劲潮起,自当扬帆远航;任重道远,更须快马加鞭。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极为重要的一年,青海交通将全面落实2022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奋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坚实交通运输保障。

新的一年,青海省交通运输系统将立足服务青海更好融入“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倡议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出台《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奋力谱写交通强国青海篇章的实施意见》,推进《青海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青海省公路网规划(2021—2035)》《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中长期规划》编制,印发《交通强国建设青海试点任务分工方案》,并协同推进甘青两省《综合交通互联互通专项合作行动计划》。同时,按照“两年见成效”的目标要求,科学有序推进试点任务实施,推动出台海北州促进交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指导意见、三江源地区公路建设规划评估与政策研究等政策规划、标准规范。

以国家、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乡村振兴试点村、高原美丽乡村为重点,青海省将进一步提升乡镇通三级公路和较大人口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持续建设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全面开展示范乡(镇)和示范市(州)创建,稳步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而创建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城乡交通一体化示范区县,推动道路运输、邮政快递、电子商务等服务体系和节点的整合与融合发展。

青海省还将大力发展网络货运平台、创新普通货车租赁、挂车共享、长途接驳甩挂、集装单元化等道路货运新业态;巩固提升二级及以上客运站电子客票应用,支持具备条件的三级客运站完成电子客票服务升级改造,确保全省三级及以上汽车客运站电子客票和人脸识别自动检票覆盖率达到50%;升级完善12328系统功能,逐步实现全省交通行业全领域覆盖、全天候运行、全方位服务的交通运输“一号通”,不断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青海省仍将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编制《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完成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危桥改造15座、道路安防工程150公里;持续推进“平安交通”建设,高质量完成道路运输、工程建设、养护治超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任务;严格落实交通运输疫情防控措施,紧盯道路春运等关键节点,强化应急运力储备,坚决做好疫苗运输和重要物资运输保障。

围绕“数字交通”建设,青海省将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有效衔接碳达峰监测预警、交通旅游信息服务、车路协同式高速化公路出行服务等智能化应用;推动智慧高速联合实验室建设,搭建青海省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工程,加快推动交通运输“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向融合发展,与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和省电子政务平台高效衔接,互联互通。搭建交通工程项目“建管养运”一体化监管平台;加快电子印章、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的推广应用,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指尖办”。同时,制定发布节能环保技术和《城市公共汽车服务质量规范》《生态环境脆弱区公路改扩建工程景观规划与设计指南》等。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2022年,青海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将以虎虎生威、舍我其谁的果敢拼劲,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发展“四地”、推进“一优两高”,谋新篇、开新局、立新功,奋力当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青海征程上的开路先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青海省十四次党代会。

编辑:李宁

审核:孙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