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大气污染排放控制与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我国是世界航运大国,控制船舶污染是减缓区域大气污染、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举措。本项目以大气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总理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为依托,围绕“船舶大气污染控制与监管”,针对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高精度清单编制方法缺失、不同尺度和目标下清单编制方法体系不完善、船舶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精度低,高效监管模式与监测装备缺失、智能综合决策技术缺乏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及应用,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建立适用我国船舶特点与环境特征的超细粒度船舶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技术;
▪建立以空间尺度和时空精度为主要索引,面向多空间尺度、适用远洋、近海及内河等多应用场景的船舶排放清单编制技术体系;
▪应用混合WRF-3DVAR和FDDA同化技术提高气象模型精度,建立船舶高时空分辨率三维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模型,精准评估了船舶排放对我国重点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
▪提出了“现状评估-约束设定-方案生成和优选-空间布局-方案比选”区域船舶大气污染综合解决方案智能决策技术,开发了国内首个“船舶大气排放-环境影响模拟-控制方案生成”一体化分析系统;
▪研发了全系列船舶废气洗涤脱硫系统,大幅提高了脱硫效率,能耗、体积等性能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废水达标排放可满足全海域合规运行,打破国外技术壁垒,是我国国产脱硫装备的历史性突破;
▪构建了适应我国船舶大气污染排放监管特定需求的监测技术体系,创新提出高效精准的三级海事监管模式,研发了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遥感技术的船舶大气污染监测装备。
共创新性提出了9种创新技术、2套技术体系,研发3套设备/平台,研究成果支撑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等13部中央和部委发布的相关规划与政策,推动了我国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果转化为《船用柴油机硫氧化物排放测量方法》等2部国家标准、《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通用要求》等3部行业标准和2项工作指南,填补了我国相关技术标准的空白。
编辑: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