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危险货物集中区域安全风险管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交通运输部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港口危险货物作业规模迅速扩大,并呈现出货种及数量日益增多、装卸储运企业逐渐聚集等特点,随之而来的安全风险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一旦发生港口危险货物生产安全事故,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环境污染,也会给港口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联合相关单位针对我国港口危险货物集中区域现状,重点围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形成了《港口危险货物集中区域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交办水〔2017〕85号)、《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评价规范》(DB12/T 919-2019)、《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所称危险货物目录》(人民交通出版社)等一系列成果,并在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天津港等大型港口进行了应用,排查风险4000余项,有效降低了港口危险货物集中区域安全风险。
项目首次构建了涵盖周边环境影响、集疏运条件、公共基础设施、区域安全管理及应急救援能力等评估内容的集中区域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体系,创新性提出了集中区域安全容量的理念,建立了集中区域个人风险值与社会风险值计算和评判的新方法,并从管理部门、企业两个层级提出了风险管控措施。项目成果可指导全国各大港口开展危险货物集中区域安全风险评估、分级及管控工作,为管理部门履行安全监管职责、港口经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等提供科学、有效的手段,对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升港口危险货物集中区域安全风险防控水平有重要意义。该成果获2020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编辑: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