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自东晋为善地,号为山水清远”,吴兴区位于浙江省北部的杭嘉湖平原,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环杭州湾产业带和环太湖经济圈共同腹地,区位优势明显,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湖州的主城区。
孟夏之日,万物竞秀。驱车行驶在“十大最美农村路”环太湖公路上,一边是烟波浩渺的太湖,一边是充满江南风情的富美乡村,浑然天成、美不胜收;穿越妙山线,既能在长颈鹿庄园里与各种小动物亲密接触,又能领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独特意境,心旷神怡、惬意自在……
近年来,吴兴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城乡统筹、路运并举、客货兼顾、运邮结合”发展思路,围绕“共同富裕”主题,紧扣“乡村振兴”主线,以“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为抓手,全力建设“全域覆盖、全域畅达、全域美丽、全域共享”的农村公路,高质量打造“四好农村路”吴兴样本,共绘“乡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新时代壮丽画卷。今年,吴兴区成功获评第四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文以载道 传承千年文脉
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美美与共》走进世界丝绸文化的发祥地——湖州吴兴潞村村,世界上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蚕丝织品就出土于这里的钱山漾遗址。关于中华典籍的科普互动体验场馆——《典籍里的中国》陈列馆,自开馆起就快速成为网红打卡地。
“这个村落历史文化非常悠久,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我没想到这边交通这么方便,也很符合整体的文化氛围,非常适合朋友来旅游和打卡。”台州游客说。“古村、丝绸、蚕桑、农耕、秀水……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是潞村发展时尚乡村旅游的底气和动力。”潞村小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得益于便捷的交通,当地因地制宜重点打造宋韵古街和田园农趣两个特色板块,文化价值得到最大释放。
在南太湖之畔,沿着环太湖公路来到“溇港文化带里的明珠”吴兴区织里镇义皋村。横塘纵溇、阡陌交通,其间秀田成圩,遍植稻桑,夏荷飘香、鱼肥景美、稻桑兴盛是义皋溇港古老持久的肌理底色。该村先后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传统古村落、浙江省千年古村落等。环太湖公路注入沿线独有的太湖溇港、古村、渔业和农耕等历史文化元素,全面融入村庄、村景、湖田等自然风光美景,构建了一条具有太湖美、太湖韵的“举步是景、四季皆美”的美丽滨湖风景线。
宋代诗人苏泂坐船路经下菰城,吟诗以抒怀:斜风细雨转船头,夜半波平带月流。行到下菰城畔望,水晶宫阙是湖州。菰城村在保存历史文化元素的基础之上,引进文旅产业,促进文旅融合,打造南郊文旅农旅融合休闲度假区。妙新线、妙山线环线沿途流传千年茶禅文化的全国十大古道之一的陆羽古道,成为户外运动的打卡胜地。
近年来,吴兴区交通部门以“四好农村路+文化”为切入口,深度挖掘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围绕菰城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太湖溇港文化等4张“金名片”,通过串联古迹、打造节点、建设驿站、设置小品等方式,把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公路景观建设,有力激活了新活力和新气象,串联起潞村古村落、沈家本历史文化园、钱山漾遗址等历史文化遗址,注入了禅茶、丝绸等文化元素,打造了溇港梦湖、菰城问源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承路。
田畴如画 赋能生态赛道
孟夏之日,瓜果飘香。位于吴兴区环太湖公路边上的明康汇太湖智慧农业园区正处在忙碌的时节,园区负责人李玉磊埋头在培育园里检查瓜果长势、采摘装袋运输。“来吴兴前,我们做了多方面的前期工作,包括调研考察、分析研判,最终决定落户太湖南岸。”李玉磊说,吴兴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依托便捷的交通,农业园区的产品可以快速地运往长三角各大主要城市。同时,园区将当地优质农产品整合到明康汇供应链,进行深度整合,助力吴兴未来农业发展。目前,明康汇在长三角重点城市已有500家线下门店,吴兴区已有4家线下门店,仓储批零店也陆续开业中。
随着水产路和环太湖公路等公路改善提升,品质优良的杨桂珍“毛脚蟹”从湖中到餐桌的时间越来越短。在“蟹三代”卢瀛峰的带动下,现代太湖蟹水产养殖基地增收约120万元,杨溇村周边约200户农户实现增收。聚焦交、农、商、文旅融合,环太湖公路沿线承办“全国放鱼日暨首届长三角区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太湖溇港民俗旅游丰收节”“滨湖大闸蟹丰收节”等农事节庆文化活动,盘活沿线村落,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村游经济方兴未艾,吸引年轻人前来游玩,也召唤着越来越多的青年返乡创业,进一步激活周边乡村振兴一池春水。依托便利的交通优势,环太湖公路吴兴段沿线全力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招引庙港人、枫霖生态园等产业项目14个,撬动社会资本3.68亿元。
目前,吴兴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732.3公里,已实现全区所有乡镇、4A级以上景区、特色小镇、省级产业集聚区全部通达二级以上公路,中心村、3A级景区、产业园区全部通达三级以上公路,高质量打造“四好农村路”2.0版吴兴样本。
西塞有鹭 带火全域旅游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代诗人张志和笔下的西塞山,不仅是中国诗词的经典意象和江南意境的表现符号,还是中国山水文化和隐逸文化中的重要主题。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发布《关于拟确认22家旅游度假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公示》,吴兴西塞山旅游度假区上榜。
到慧心谷、野界等高端民宿、酒店享受品质度假时光,成了长三角地区游客的旅游首选。“项目进来了,我们的村庄也变成了大景区。”妙西镇妙山村党总支书记刘长林介绍,该村顺势启动“微改造,精提升”行动,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获评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这只是吴兴区美丽公路助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旅游的红火离不开交通的强力支持。2017年,吴兴重新修建妙山线,将路面拓宽至6.5米,新建的妙山线让妙山村对外交通条件大大改善,有效盘活了当地的资源,促进了民宿、体验农业等新业态的兴起,激活了食、住、游一体化产业链。妙山村先后引进长颈鹿庄园、慧心谷高端民宿等近20个亿元以上文旅项目。在妙西、埭溪先后举办“老虎潭自行车浙北联赛嘉年华”等各类文体赛事和系列活动。今年“五一”假期,全区累计共接待全域游客94.2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30.95%;实现旅游收入12.72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8.49%,沿线村庄实现从“无人问津”到“处处网红打卡地”。
近年来,围绕“全域旅游”发展,吴兴把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公路景观建设,建成一批展示吴兴文化、具有江南韵味的“两环四带十三景”旅游公路,成为展示“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重要窗口”。“四好农村路+旅游”融合发展,有效串联起滨湖休闲观光带、近山度假养生带、人文休闲风情带、健康静态养生带,助力吴兴成功获评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举办第三届、第四届世界乡村旅游大会,大会永久会址落户吴兴。吴兴妙境之旅、丝绸探源游2条精品旅游线路成功入选“浙里田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吴兴注重发挥独有的“山、水、林、田、湖”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坚持做到随形就势,在便捷基础上打造最有性价比生态样板路,让绿色成为“四好农村路”最动人的底色。为缓解假日停车难问题,吴兴交通加快完善包括新能源充电设施改造在内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微改造增设停车场,助力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敢为人先 激活产业集群
“路好了,我们的服装运输也走得更畅快了。”在织里童装城经营了23年的店老板李先生说,曾经的湖织大道相对狭窄,来往交通受到影响。随着车流量的迅速增长,吴兴交通部门对湖织大道进行改造提升,改造后为双向8车道,显著改善了路网状况。
织里童装是全国最大的童装产业集群,占据国内童装市场60%份额,出口目的地已覆盖全球129个国家和地区,织里正由“中国童装之都”向“全球童装之都”迈进。“织里的童装产业园设在湖织大道边,对于很多服装厂家来说是一个福利。”织里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厂家毗邻湖织大道,运输车辆可以直达省道上高速,速度加快了,时间缩短了,成本节省了,也能实现更多的产能。“如今的织里童装产业园,每天都要往外运输近100万件童装。”搭上湖织大道的东风发展的不仅仅是童装产业,沿线三一重工装备、久立特材等特色产业也快速发展。
传统产业蓬勃发展之余,新兴产业的崛起同样令人兴奋。谁能想到深山里竟然藏着一个时尚宝藏地?得益于“四好农村路”的高质量推进,吴兴美妆小镇着力打造全国化妆品产业基地。目前,吴兴美妆小镇通过发挥美妆行业领跑企业带头作用,集聚来自法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美妆品牌,涵盖护肤等产品千余种,建立集原料种植、研发生产、设计包装、销售体验等于一体的化妆品全产业链,集聚效应日趋明显。同时,融合农业、旅游等业态,实现多元化发展。目前,共有1300余名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400多人返乡就业创业。
近年来,吴兴区大力发展“路衍经济”,通过“美丽公路+产业+旅游+文化”等模式,激活大产业支撑共富新动能。2023年,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57;全区村均经营性收入全部达188万元。童装、美妆、物流装备等新型特色产业依托高效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物流配送网加速集聚,入选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纺织服装童装产业集群跨境试点。
回望征途千山远,翘首前路万木春。吴兴区将持续按照“‘四好农村路’要成为振兴共富路”的要求,按照长三角枢纽门户城市的定位,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2.0版,抓好“路衍经济”,助力建设“共同富裕绿色样本”。全力“打造六网三新一融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湖杭高速、沪苏湖高铁和湖州东站等项目,全面推进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建设,持续完善高铁、高速公路网络,对外形成30分钟通达上海、60分钟通达长三角主要城市、90分钟通达长三角所有地级市的“369交通圈”;对内打造3个15分钟出行圈,构建“四廊三环N射”骨架交通体系,高质量绘就大交通支撑大产业,高效助力共同富裕的画卷。
图片除署名外由 吴兴区公路管理中心 提供
编辑:翟慧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