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推动公路养护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和不竭动力。近年来,甘肃省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牢牢把握“三新一高”战略导向,全力推动“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深度融合,在公路养护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提升了养护效率与质量,为公路养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借科技之力,擦亮低碳发展底色。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紧紧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立足自身区位特点,主动求新求变。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将钢渣应用于公路路面养护,铺筑钢渣路面100余公里,利用钢渣近4万吨,有步骤地推动钢渣等工业固废在公路养护领域实现高价值转化利用研究进程。其中相关研究成果荣获甘肃省公路学会科学研究一等奖1项,技术开发项目二等奖2项。《乳化沥青冷拌技术在偏远地区油路修补中的应用研究》等2项科研项目在嘉峪关市科技局立项,自主研发制成的沥青混合料热再生箱荣获2023年度嘉峪关市职工技术成果三等奖。
循科学之光,提升公路服务水平。立足养护实际,坚持向“新”而行,因路施策、因桥制计,推动公路服务水平全方位提升。自2023年以来,大力推广应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张拉、彩色可呼吸混凝土防腐涂料、半柔性抗车辙路面SPAC-16、精细化碎石封层、乳化沥青碎石(推砂法)裂缝封缝技术等16项“四新技术”,以及手推式乳化沥青碎石撒布机、边沟铣挖设备等14项“五小发明”成果,获得专利16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省级期刊发表25篇,展现出“科技创新成效显,成果转化见真章”的良好态势。
牵科技之手,提高养护管理效能。始终将数字化与智能化元素全面贯穿于公路养护管理的各个环节,持续推动养护管理效能的提升。大力推行“互联网+”远程监控模式,在养护作业现场配备布控球机、智能安全帽以及手持终端等设备,达成对养护质量与安全的远程实时监管。深入拓展“互联网+”安全管理应用,引入作业区防闯入预警系统以及声光报警设施等,对养护人员予以警示提醒,有效防范因车辆闯入导致的安全事故。积极促进“互联网+”交通组织的运用,依据养护作业计划,及时在百度、高德地图APP上更新养护路段信息,助力过往车辆合理规划出行路线,进而提升交通通行效率,构建更加智能、高效、安全的公路养护新生态。
一步步开拓前行,一次次闯关夺隘。嘉峪关公路人始终以科技创新赋能公路养护,持续推动“四新技术”发展,写好新时期公路养护嘉峪关方案,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编辑:吕甜甜
审核:李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