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楫荡春申 帆扬东方”世界海员日主题活动在上海举办。活动旨在凝聚关心关爱船员的共识,提升社会对航海职业的认知,推动形成“和谐无扰,船满清风”的海上文化。
中远海运控股执行董事、副总经理,中远海运集运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徐飞攀,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柳长满,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筱洁,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欣,上海海事局党组书记、局长谢群威出席并致辞,共同致敬海员群体为全球贸易与海洋事业发展作出的贡献。
徐飞攀表示,在第十五个世界海员日,百川向海——“新红专”轮致敬海上丝路文化巡展上海站活动的举办,既是对郑和航海文化620年薪火相传的历史呼应,更是新时代航海精神在黄浦江畔的激昂弘扬。由中远海运与大连海事大学共同打造的“新红专”轮,是全球首艘集自主航行、远程控制和岸基信息支持于一体的科研与教学实训新型船舶。该轮的诞生,将中远海运“五个航运”的战略目标与“五彩海洋”的美好梦想紧密相连,并在今天汇聚在上海“五个中心”的宏伟蓝图中。
中远海控/集运董事会秘书肖俊光在主旨发言中表示,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是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核心使命。该公司秉持“海员是企业不可或缺的核心战略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财富”的认知,将对海员的关怀延伸至更广阔领域。无论是危急时刻为海员提供从“生存保障”到“供应链韧性”的价值传导,还是日常运营中给予海员从“生理健康”到“心理韧性”的全维关怀,或是以家庭维度为海员提供从“个体关心”到“社会生态”的情感延伸,都让海员在工作中有安全、职业上有信心、生活中有温暖。
大连海事大学副校长赵宝刚在发言中表示,针对现代航运智能化、低碳化的发展趋势,学校提前谋划航海类人才培养变革,制定了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专业“智能航海”班建设方案,以无人船研究院为平台开展项目制硕博士研究生培养,探索培育适应未来需求的智能航海人才。为此,大连海事大学将进一步优化专业核心知识体系,强化智能航海相关知识并适当兼顾低碳相关知识;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充分吸纳行业相关单位的力量;加强航海实践教学,借助新一代模拟器、智能船开展航海实践。
“从一叶扁舟到万箱巨轮,中国航运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海员的热血奋斗。你们现在站在建设航运强国的新起点,更要传承‘改革创新、精益求精’的劳模精神。在风浪中多磨砺,在远洋中多沉淀。请牢记我们船员的责任和使命。”船员沙龙上,与大海相伴40余年的中远海运集团高级船长陈永康表达了对年轻一代海员的殷切期望。
沙龙上,海嫂代表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海员职业发展,营造关心关爱船员的环境。一位海嫂代表提出建议:“希望通过常态化举办港口开放日,让公众走进配备健身房、卫星网络的现代船舱;也可以用短视频记录海员在各国港口的文化见闻,让‘航运连接世界’的故事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编辑:蒋利
责编:李思颖
审核:金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