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潮澎湃 向新而生——中远海运集团绿色航运发展成就综述

2025-07-08 14:13:56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蒋利 -标准+

7月2日,海南航运环保基地启用仪式暨客户签约恳谈会在澄迈马村举行。该项目的运营,标志着海南首个航运环保基地正式启用,海南自贸港船舶污染治理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海南航运环保基地,由中远海运集团旗下海南中远海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中远海运集团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该项目既是中远海运集团助力海南建设区域航运中心的关键布局,更是海南加速迈向‘零碳航运示范区’的里程碑。”中远海运集团副总经理张勇表示。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年来,中远海运集团锚定世界一流航运科技企业愿景,全力布局绿色低碳和数字智能两个新赛道,在绿色低碳转型中涌现出众多亮眼的实践成果,全面彰显央企责任担当。

技术攻坚驱动船队低碳转型

船舶是航运业绿色转型的重要载体,绿色船舶的新建及改造被视为航运业实现脱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中远海运集团以绿色船舶为突破口,通过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打造了一支引领行业的低碳船队。

在新能源船舶研发领域,中远海运集团的步伐始终走在行业前列。甲醇作为一种清洁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几乎不产生硫氧化物和颗粒物,相较于传统船舶燃料,其环保优势显著。为此,中远海运集团启动开发全球首台甲醇双燃料10X92主机和甲醇加注船舶,研发设计建造12艘双品牌2.4万标箱甲醇双燃料动力船舶,升级1.6万标箱甲醇动力船等项目。

7月2日,我国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首航海南洋浦,并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完成首次国产绿色甲醇加注。“中远海运洋浦”轮是由中远海运集团所属扬州中远海运重工建造的国内首制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也是国产甲醇主机第一次实船应用。此次由中石化中海燃供加注绿色甲醇燃料,也是国内首个城市垃圾制绿色甲醇“产、销、用”全产业链贯通的应用案例,首次验证了国内绿色甲醇“产供储加”一体化模式的可行性,传递出“航运与绿色和谐共生”的核心理念,也开创了中远海运集团在国产双燃料船舶与绿色燃料协同发展方面的新篇章,为我国航运业低碳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除了甲醇动力,中远海运在其他清洁能源领域也多点开花。

当地时间6月24日晚,中远海运旗下全球最大船载光伏能源+LNG(液化天然气)双燃料汽车运输船“远海口”轮首航靠泊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汽车船码头。此举是落实中远海运集团“航运+港口+物流”全球大通道战略的生动实践,更为推动全球航运业低碳转型树立了标杆。

“远海口”轮采用双燃料主机,较传统燃油船节省20%能耗,实现24%以上减碳率,以一个典型的中国—欧洲往返航次为例,单航次可减少碳排放2100吨;配备峰值功率302.8千瓦的船载光伏系统,为同类船舶最大,年发电量达41万度,等效种植3.8万棵树,全生命周期碳强度较传统船舶降低约35%。

近年来,围绕客户需求,中远海运集团积极打造汽车物流产业链,着力构建世界一流的绿色高效汽车运输船队,合作订造了一批LNG双燃料汽车船,并已陆续接入16艘船舶。

中远海运集团近年订造和运营的LNG双燃料动力大型原油轮,也已成为海上运输的“环保先锋”;建造运营的700标箱电池动力集装箱船,为内河水运绿色转型提供“零碳样本”,有效助力长江生态保护。

截至2024年年底,中远海运集团在新造船订单和新增运力中,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比例已超过30%,船队结构的“绿色化”转型成效显著。

对现有船舶的“绿色升级”同样重要。“中海大西洋”轮作为中远海运集团第一艘试点涂装船体低阻有机硅油漆的船舶,于今年4月在上海中远海运重工船厂完成10年特检修理及船壳直平底有机硅涂装工程。该轮重新投入运营后,将大大助力船舶降耗减排,逐绿起航。此外,通过加装节能装置、应用能耗在线监测设备等方式,现有船队的运营效率持续提升,单位运力的能耗不断下降,让“老船”也能焕发“绿色生机”。

在绿色燃料全链条保障方面,中远海运集团的布局更为长远。该集团建立了全球首个涵盖生产、运输、加注、使用、认证的全链条绿色甲醇产业联盟,从源头确保绿色燃料的稳定供应。同时,启动绿色燃料标准、生产及加注等环节的研究,推动新能源装备及绿色供应链系统建设,为新能源船舶的大规模应用扫清障碍。

港口运营与生态保护和谐共生

港口既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也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碳中和的关键领域。中远海运集团以“绿色智慧港口”为目标,将港口打造成绿色发展的节点,实现了港口运营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生。

中远海运集团投资的秘鲁钱凯港,是南美首个智慧港口和绿色港口,也是中国和秘鲁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这座天然深水良港在建设之初就确立了“与生态共融共存”的理念,将绿色环保贯穿施工全过程。

针对当地严格的环境标准——尤其是施工振动需小于8毫米/秒(远低于国际常规标准)的要求,中远海运集团会同参建单位优化施工工艺,确保振动和噪声完全达标。为控制扬尘,项目配置了5台洒水车随时作业,还沿施工周界设置了1100米长、8米高的防尘网,形成“双重防护”。在生态保护方面,钱凯港建设者们多次参与海洋油污清理,建立动物救助站,主动肩负起救助企鹅、海豹、鸟类的社会责任,改善湿地、海滩、生物栖息地的环境状况,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当地民众的认可。

“中国企业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他们用实际行动保护着美丽钱凯。”秘鲁海事局局长古斯塔沃的评价,正是对中远海运集团绿色港口建设的最佳肯定。

在国内,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堪称低碳码头的典范。中远海运集团与天津港合作建设以分散式风电为主的绿色能源项目,通过“风光储一体化”系统,实现了码头能源的自给自足。这里采用纯电动无人集卡替代燃油集卡,对岸边装卸和堆场装卸进行自动化升级,形成了全流程的绿色智慧化装卸系统。智能闸口、智能理货、水平运输系统智能调度等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效率,更将碳排放降到了最低。

海南洋浦的绿色发展同样亮眼。作为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枢纽,洋浦港区通过优化航线布局、推广清洁能源设备,不断提升绿色物流水平。开通的洋浦港区至阿联酋阿布扎比哈里发港直达航线,采用了更节能环保的船舶和运营模式,为“一带一路”沿线贸易提供了低碳运输选择。

打造“端到端”低碳服务体系

航运业的绿色转型,绝非单一环节的“单打独斗”,而是从运输到物流、从贸易到金融的全链条协同。中远海运集团以“绿色供应链”为抓手,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重构,打造了覆盖“端到端”的低碳服务体系,让绿色理念渗透到每一个物流节点。

全球航运商业网络(GSBN)的建立,是中远海运集团用数字化赋能绿色供应链的创新实践。这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生态圈,汇聚了30余家全球头部航运公司、码头运营商、银行和保险公司,运力总量突破1000万标准箱,占全球集装箱运力的三分之一以上。通过区块链提单、无纸化放货等产品,GSBN累计签发电子提单超22万票。无纸化流程不仅提升了效率,更减少了纸张使用和运输环节的碳排放。

值得关注的是,GSBN试点发行Hi-Eco证书,实现了碳减排的追溯认证,让每一票货物的碳足迹都清晰可查,为客户提供了可量化的绿色物流选择。

中远海运集团自主研发的航运垂类大模型Hi-Dolphin,为绿色供应链提供了“智慧大脑”。该模型整合了海量航运知识和数据,能为客户提供最优的低碳航线规划、最经济的节能运输方案。利用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技术搭建的云平台和数据底座,让供应链各环节的能耗数据实时可见、可控,为全链条减碳提供了精准指引。

在冷链物流领域,中远海运集团基于IoT物联网平台和周边数智化技术,深入集装箱冷链运输业务场景,打造“My Reefer智能冷箱一站式服务平台”,通过采集散布在全球10万多个智能冷箱的实时状态,为客户提供全程可视、可控、可溯的数智化解决方案。

汽车物流的绿色化同样可圈可点。随着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快速增长,中远海运集团推出了汽车滚装船、集装箱船、“纸浆船+定制汽车框架”等多元运输模式,打造全程可视的数字化供应链。

如今,中远海运集团的航线已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个港口。通过整合航运、港口、物流资源,中远海运集团推出“泰”“恒”系列一价全包产品和“随心配”“海铁通”“全球易”等可选服务,客户只需一键下单,就能享受全程低碳、高效的物流服务。这种“全链化”模式,不仅降低了社会物流总成本,还降低了碳排放强度,为全球贸易的绿色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探索零碳城区运行管理经验

在海南博鳌东屿岛,中远海运集团倾力打造的博鳌零碳示范区,成为我国首个以城市更新模式实现全域零碳运行的标杆区域。

博鳌零碳示范区建设过程中,中远海运集团以“八位一体”区域降碳布局为核心,通过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绿色化改造、交通绿色化改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物资循环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园林景观生态化改造、运营智慧化,实现了从“近零碳”到“零碳”的跨越。

示范区的“绿色密码”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建筑方面,对东屿岛大酒店、博鳌亚洲论坛大酒店等既有建筑进行绿色化改造,提升能效水平,更换节能门窗和空调系统,减少能源消耗。交通方面,全面淘汰燃油设备,34辆新能源电瓶车穿梭岛内,每小时可接驳1200人;高尔夫草坪机械实现“油改电”,电动船舶替代传统燃油船,码头也进行了电气化改造。能源方面,分布式光伏覆盖屋顶和停车场,储能系统保障电力稳定,实现了新能源发电与用电的自平衡。生态方面,通过乐美湖与万泉河的水体连通,提升内湖水质,保留裸露泥滩形成湿地,为鸟类和鱼类提供了栖息地。

这背后是精准的减碳数据:示范区基准年(2019年)碳排放为15439吨,2023年降至2981吨,降幅达80.7%。为进一步探索推动示范区由零碳向碳中和迈进,示范区尝试采用国际权威、国内通行的评估原则及核算方法,购买高质量碳汇对温室气体进行抵销,推动2024年下半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

2025年3月,“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更名为“博鳌零碳示范区”,意味着示范区实现全域零碳运行。

如今的博鳌零碳示范区,已获得德国能源署“零碳运营区域认证”、生态环境部中环联合认证中心“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认证”等多项权威认证,成为全国63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唯一具备“零碳属性”的特色品牌。

共筑全球绿色航运生态圈

航运业的绿色转型是一项全球性工程,需要全行业的协同努力。中远海运集团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建立全球绿色航运生态圈,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贡献力量。

在国际组织层面,中远海运集团积极参与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规则制定,推动“上海—洛杉矶绿色航运走廊”“琼州海峡绿色航运走廊”等倡议落地,推动航运业加速脱碳进程。

在产业链合作方面,中远海运集团牵头建立了全球首个涵盖生产、运输、加注、使用、认证的全链条绿色甲醇产业联盟。

在技术交流领域,中远海运集团与大连海事大学联合打造的智能研究与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不仅是航海人才的培养基地,更是绿色船舶技术的试验平台,其智能化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从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国角”边会系列活动,到在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分享绿色实践;从加快建设低碳绿色船队和燃料,到探索打造未来的第五代港口;从牵头建设海南博鳌零碳示范区,到完成我国航运业首单与ESG(环境、社会及治理)指标挂钩的银团贷款,中远海运集团以绿色船舶、绿色航运、绿色港口建设为纽带,积极推动航运业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未来,中远海运集团将继续以绿色发展塑造新质生产力的“绿”质态,以ESG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可衡量、可评估、可鉴证、可持续的交通绿色低碳转型解决方案,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注入强劲绿色动能。

编辑:蒋利

责编:李思颖

审核:金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