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平均海拔3600米的川西高原红原大草原,10余人带着仪器设备、顶着烈日暴雨一路上且停且行。人人一身泥水,满脸黝黑,平均每天徒步跋涉10余公里。为了完成“川青界第一通道”久(治)马(尔康)高速公路的外业踏勘,他们不惧艰险,风餐露宿,历时近1个月,以超常的意志坚持在无人区“寻路”,累计行程近300公里,在这片当年红军走过的草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足迹。
这是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寒、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公路设计团队”(简称“三高”团队)日常工作场景的一个缩影。
该团队成立于1998年,现有多个专业的技术人员5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5人、中级职称17人,拥有多种注册专业技术证书40人次。团队累计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得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青年文明号”、“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以及2019年度四川省工人先锋号、2020年省委组织部“先进基层党支部、2021年交通运输部第一届“最美公路人”团队等荣誉。
作为甘阿凉“三州”交通会战的主力军
“三高”地区公路设计取得非凡业绩
“三高”团队作为公路设计的排头兵,累计完成了绵西高速、成都绕城高速、成乐高速、成南高速扩容、开梁高速、康新高速、成渝高速扩容等省内外近50项2300多公里高速公路,以及国道317线、国道318线、国道248线等6200多公里普通公路的勘察设计工作。其中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三州”)地区开展施工图的项目有20多个,承担完成了 “三州”地区1800多公里高速、一级、二级公路的施工图勘察设计。由于“三州”地区处于我国“第一级阶梯”的高寒、高海拔、高地震烈度(简称“三高”)山区高原地带,项目建设难度极大。该团队长期以来艰苦奋战,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全力攻克“五个极其”等制约四川公路建设的关键技术难题,在“三高”地区不同等级公路的勘察设计上取得非凡业绩,创造了突出的经济社会效益,得到了当地群众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秉承“两路”精神,勇当“寻路人”
恶劣环境下专啃“三高”项目硬骨头
该团队作为攻克“三高”项目的主力军,2003年就承担了西攀高速总体牵头设计,之后又牵头设计了我省第一条进藏高速公路——G4218川藏高速南线雅安至康定段高速公路,我省第一条联通青海的高速公路——G0615线四川马尔康至青海久治高速公路,我省第一条改扩建的高速公路——G5京昆高速公路泸沽至黄联关段加宽改造工程,我省目前在建项目中平均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G4218川藏高速南线康定至新都桥高速公路等,同时参与设计了国内单体投资最大的高速公路——G4216线宜宾新市至攀枝花段即沿江高速,西南地区首条高速公路的扩容改造—G85G76重庆(川渝界)至成都高速公路扩容工程等国家、省部级重大项目。同时牵头设计了不少国省干道项目,如国道317线马尔康至俄尔雅塘段、巴塘至得荣段公路、G549线乡城至得荣段、G549线稻城至省道S460线然乌段、G248线白湾至马奈段公路改建工程、G318线提质改造工程、“9·5”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等。“三州”地区20多个县市留下了他们跋山涉水的足迹。
“三高”项目沿线常常伴随着奇峰绵延、沟壑纵横的高山峡谷,沼泽遍地、丘陵起伏的高原湿地,地质岩性多变,可谓“地形地质万花筒”,勘察工作异常艰险。为了做好充分的勘察调研,探寻所有可能的路线方案,队员们经常徒步穿行在高寒高海拔的群山峻岭间,时常遭遇山体小型崩塌、飞石、滑坡等突发状况;经常穿行在高原草地沼泽中,沿途大多为无人区,必须自带干粮才能开展工作。每完成一个“三高”项目,都要艰苦鏖战数月,克服重重困难。他们始终继承发扬“两路”精神,以超常意志打赢了与高原天堑斗争的一次又一次攻坚战,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勘察设计任务。
以雅西、雅康、沿江等项目为代表
攻克“三高”地区选线、地质等工程难题
“三高”项目环境非常恶劣,具体表现在地形极其险峻、地震断裂带多、地质灾害多、气候条件多变、线位海拔高、桥隧比大、冻土问题严重、沿线生态脆弱、风景名胜区多等方面,因此“三高”项目往往催生出选线复杂、地质问题多、桥隧设计难等诸多技术难题。
团队坚持以地质选线为原则,在攻克滑坡、崩塌、泥石流、草原沼泽湿地、冻土处置以及断裂带避让、高原生态保护等诸多难题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成功设计了诸如西攀高速、雅西高速、沿江高速(凉山州)、雅康高速、泸石高速(甘孜州)、久马高速、绵九高速(阿坝州)、康新高速(甘孜州)等国内外知名的典型高难项目。其中雅西高速被称为“天梯高速”“云端天路”;雅康高速为进藏第一第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则是建国以来全国单体投资最大、拥有世界跨度第一的钢筋混凝土拱桥的高速公路项目;久马高速作为在建的川青界第一通道,已列入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康新高速为目前四川在建项目中平均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
以领先的技术水平和卓越的产品质量
打造核心竞争力,凸显团队综合优势
在做好设计后续服务的同时,团队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勘察设计水平的提高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多年来,没有出现一项重大质量责任事故,产品质量优良率达100%,深受建设各方称赞和社会各界好评。
该团队累计获得部省级优秀设计奖项21项,其中4个“三高”项目获国家级奖,“雅安至泸沽高速公路”获第十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西昌至攀枝花高速公路”获建国70周年公路交通勘察设计经典工程大奖和2010年度公路交通优秀设计一等奖;“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雅安至泸定段”获2020年度公路交通优秀设计一等奖;“川藏公路北线马尔康至俄尔雅塘段改建公路工程”获2020年度公路交通优秀设计二等奖。另有1个“三高”项目获省级奖,“四川省姚渡(甘川界)至广元公路”获四川省2015年度工程勘察设计“四优”一等奖。
此外,非“三高”项目还有“南部至成都高速公路绵阳境段”获四川省2015年度工程勘察设计“四优”二等奖;“成都至自贡至泸州至赤水(川黔界)高速公路成都至眉山(仁寿)段” 获四川省2014年度工程勘察设计“四优”二等奖;“遂资眉高速公路眉山段”获四川省2015年度工程勘察设计“四优”三等奖;“遂宁至广安高速公路”获四川省2018年度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G8515线荣昌至泸州段(四川境)高速公路”获2021年度四川省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G5京昆高速公路泸沽至黄联关断加宽改造工程”获2022年度四川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市政公用及交通工程一等奖;“成资渝高速公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至潼南(川渝界)段A1标段”获2022年度四川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 市政公用及交通工程设计一等奖。
一顶遮阳帽,一双泥泞满布的鞋,一身汗水湿透的衣服,一张红黑脱皮的“太阳脸”,一串串坚实有力的脚印留在高原大山深处——“三高”团队攻坚克难的画面和形象无法用语言勾勒定格。他们以实际行动传承弘扬“两路”精神,尽情挥洒智慧汗水,造就众多经典工程、超级工程,在山川大地书写浓墨重彩的人生华章。
编辑:李源源
责编:
审核:连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