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底,南京地铁发生了这样一幕:一位男子和未婚妻刚领完证去搭地铁,当时地铁已经在闪烁黄灯,男子为了搭上地铁,抢黄灯上车,把妻子留在了外面。类似事件也曾发生在其他地方。2017年2月,南宁火车东站地铁站内,一位女士也因“抢上”地铁,将同行的孩子留在了车站……
“抢上”行为不仅威胁自身安全,还可能导致给整列列车晚点,甚至带来更为严重的安全隐患。《深圳都市报》曾统计,因乘客“抢上抢下”导致车门重新开关一次,列车的发车间隔将增加5秒左右。列车均按照运行图运行,时间精确。前车若延误,后车需等待,最终或导致全线延误。
为防止乘客“抢上抢下”造成意外,地铁站台也多安装带有防夹功能的屏蔽门,与车门同步开关,遇到阻碍物会自动弹开。屏蔽门上方的警示灯也会适时闪烁,并伴有警示音。站台显眼处更是张贴各类警示标语,配合广播语音,提示乘车安全。
地铁的安全运营不仅依赖硬件设施的完备可靠,制度规范的严谨合理,工作人员的兢兢业业,更需要广大乘客的理解配合。在微博平台热点话题里,无论是“妈妈抢上地铁,把娃忘在车门外”,还是“为抢时间,婴儿车卡地铁门”都受到公众的极大关注,此次宁波地铁4号线事件中,男孩母亲的行为被很多网民批评,认为这种行为太不安全,这个妈妈也太着急了。
类似事件的频繁发生,给每一位出行者都敲响了警钟,安全出行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宁等一列车,不抢一扇门”。
编辑:翟慧
审核:孙妍